榜鵝迎來了新加坡規模最大、可收多達1065名兩個月至四歲孩童的嬰幼兒教育中心。
這家位於榜鵝通道第2座的職總優兒學府(NTUC First Campus)幼樂園(My First Skool)嬰幼兒教育中心昨天開幕,它是目前新加坡最大的嬰幼兒教育中心。這座三層樓的建築面積為8786平方公尺,位於榜鵝地鐵站旁邊。

目前該嬰幼兒教育中心託管的孩童超過600名。內部設有玩水區、騎行道等特別為幼童設計的戶外遊樂區來促進他們的感官發展。
而目前在全島擁有141家幼樂園的職總優兒學府還宣布,配合政府要在2023年把託兒所名額增加至20萬個的目標,將在今年底再添加一所嬰幼兒教育中心(Early Years Centre),屆時職總優兒學府將擁有三所嬰幼兒教育中心,地點都在榜鵝。
此外,職總優兒學府也將在榜鵝和盛港一帶增設三家大型託兒所,一共可以託管大約2000名孩童。

中心特別設計了五個不同主題的戶外活動區,分別為戲水區、陸地區、高山區、森林區以及戶外遊樂場。室內學習環境也分成創意區、表達區、放鬆區、交流區和閱讀區。(截圖自YouTube)
備註:在新加坡嬰幼兒教育中心(Early Years Centre)接收的是年齡介於兩個月至四歲的嬰幼兒,而託兒所接收的是兩個月至六歲的孩童。
為了在未來應付逾千人的飲食需求,校方特地聘請曾在米其林三星餐廳當廚師的林征樂擔任主廚,帶領八人團隊在中心內設置專業廚房,為孩子們提供健康美味的餐食,就連孩子們吃的麵包也是自家新鮮烘焙。
同時該園收費和其他幼樂園一樣,扣除工作母親可得的300新元津貼後,一名孩子每個月的費用大約為420新元。
未來還將大力支持學前教育發展
「在新加坡想要促進社會流動性的策略上,職總優兒學府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確保所有需要為孩子尋找學前教育的新加坡家長都可以獲得服務。」——總理公署部長兼全國職工總會秘書長黃志明
為提升學前教育,新加坡政府這幾年將通過增加學額、提升素質以及加強師資培訓這三大策略實現這一目標。
在增加學額方面,具體來說,全天學額將再增加4萬個,使總數達20萬個。新組屋區的主要業者會開設照顧4歲以下幼兒的嬰幼兒教育中心(Early Years Centers),並同附近的教育部幼兒園配對。

備註:加上更多夥伴業者加入,到了2023年,每三個學前兒童中就會有兩個在政府或政府支持的學前教育中心就讀。
在提升素質方面,政府也已經著手提供更多全日制的託兒服務,以讓年輕夫婦安心多生育,不必為了托嬰託兒的安排而有後顧之憂。
在加強師資培訓方面,2017年設立的國立幼兒培育教育學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將集中培訓幼教教師。專門拉弱勢家庭兒童一把的「幼兒培育輔助計劃」(Kid START)也初見成效。
學前教育的多形式與多功能
一般說來,正規的學前教育機構如幼兒園和保育學校等仍難以滿足社會上的各種不同需要。近年來,許多國家學前教育機構的辦學形式日益多樣化和靈活化。
一是擴大幼兒園服務社會的功能。為未入園兒童及家長提供活動條件;為低齡學童提供放學後的託管服務;開展家長培訓和利用假期為社區的各種活動提供服務等。
近日,總理公署部長兼全國職工總會秘書長黃志明也在開幕禮致辭時指出,從過去50年到現在,職總都努力為本地家庭提供高素質又經濟實惠的託兒所。
黃志明說:「在新加坡想要促進社會流動性的策略上,職總優兒學府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確保所有需要為孩子尋找學前教育的新加坡家長都可以獲得服務。」
昨天正式開幕的嬰幼兒教育中心其實自去年中便開始投入運作,每月錄取約80名至100名新生,目前已接收超過600名嬰幼兒。當這些孩童五歲時,就會轉到附近的教育部幼兒園就讀。
中心特別設計了五個不同主題的戶外活動區,分別為戲水區、陸地區、高山區、森林區以及戶外遊樂場。室內學習環境也分成創意區、表達區、放鬆區、交流區和閱讀區。
陳燕盈指出,孩子們最喜歡到戲水區遊樂,該區備有九個噴水口可以噴射水柱。
她預計到了明年,中心的孩童數量就會超過1000人甚至滿額,屆時老師和員工數量可達210人。
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傾向選擇在子女低齡階段就將其送去新加坡讀書。
1.幼兒園 中國VS新加坡
在中國,孩子進入幼兒園是學習知識的,甚至將與幼兒身心發展不相匹配的小學課程提前至幼兒園學習。
而在新加坡幼兒園孩子是來「玩」的,是真正意義的「寓教於樂」教學理念。
以「玩」為媒介
以「玩」為媒介,通過模仿老師所做的示範,使孩子在「玩」的過程中逐漸獲得知識和技能,並激發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新加坡政府規定了幼兒園每個學期必須有一定量的戶外活動,並且還有孩子的反饋報告,成績評估。大多不僅僅在室內進行教育活動,還有大量的室外活動,使小朋友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學習知識,有利於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
雙語基礎教學
幼兒進入小學學習前,就有了一定的雙語基礎。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民族國家,包括華人、馬來人及印度人等,有著得天獨厚的語言環境。新加坡幼兒園一般教學兩種語言,英語和母語,母語包括華語、馬來語等。教室牆面的布置上,也貼有不少圖,均是英語、華語同步的內容。
2.新加坡幼兒階段留學也沒那麼簡單!
低齡留學的大趨勢:在留學環境優異的新加坡,幼兒園留學已經不算什麼新鮮事了。
不過,別以為申請幼兒園留學會比大學容易多少,在新加坡,這還需要家長們下功夫去為孩子爭取機會!

國際學生可選擇的新加坡幼兒園共分三種類型:公立幼兒園、私立幼兒園、國際幼兒園。
新加坡有兩所大型公立幼兒園,PAP和MFS,幼兒園階段可直接入讀。
幼兒園入學不需要參加考試,2至5歲的孩子可以直接申請,即使是家長不在新加坡工作也沒有新加坡身份的小朋友也可以來新加坡讀幼兒園。
相較於國際幼兒園和私立幼兒園一般學額充足,公立幼兒園學額比較緊缺,需要申請,3歲之後申請公立幼兒園,學生准證獲批的可能性更大。
新加坡除了公立幼兒園,還有大批優秀的私立幼兒園,入學同樣不需要參加考試,2至5歲的孩子可以直接申請。
私立幼兒園教學質量同樣能夠得到保障,同時相較於公立幼兒園,學位更加充裕。
國際學校幼兒園
國際學校,從幼兒園到高中,各個學段都可以直接插班入讀,只要學校有學額,符合年齡段的學生都可以辦理入學(年紀過大的學生有語言要求,一般通過面試或者British council的語言測試)。
國際學校的學額,相對公立學校的「一位難求」,一般都比較充足。

(圖片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
新加坡幼兒園申請
總而言之,新加坡幼兒園一年四季都可以申請入學,但是從申請成功率來講,任何一所學校都最好提前三個月以上著手準備,只要學校有空位即可申請該校:
1. 查看接收外國學生的幼兒園列表,看學費和地點,如果不介意費用(如房租),可以選任意地點,選出幾個心儀學園
2. 確認學園是否有空額,滿3歲才能申請(3歲進N1)
3. 實地考察一下幼兒園環境看是否喜歡
4. 確定意向後向學校提出申請
5. 媽媽可以申請陪讀媽媽准證
+.關於陪讀政策
相較於其他已開發國家,新加坡有一項備受推崇的政策優勢,尤其是針對低齡留學:
無論孩子入讀哪類幼兒園,新加坡政府都允許孩子的媽媽、奶奶、姥姥三人中的一人在新加坡陪讀。

(信息來源於新加坡移民與關卡局官網)
新加坡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允許低齡留學和陪讀的國家(特別是母親陪讀政策),年齡在6周歲至16周歲的孩子,母親或直系女性親屬都可以申請前往陪讀:
a.新加坡允許陪讀,但條件為必須是16歲以下孩子的母系親屬;
b.新加坡允許陪讀母親工作,陪讀母親在學生入學一年後,就可以向新加坡勞工部申請特殊的工作準許證,在該國就業。
Tips: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視父母對孩子教育的參與和溝通,許多教學活動需要父母與孩子互動,因此,對持陪讀簽證的母親(奶奶)來說,在新加坡的第一年是不允許打工的。
新加坡幼兒園教育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在新加坡幼兒園就讀,孩子接受大英國協教育體系下的全英文教育,但不放棄母語,特別是中文,是孩子們的必修課。
新加坡幼兒園教育一般從3歲開始,分為Nursery和Kindergarten兩個不同階段:
啟蒙班Nursery1:2~3歲
啟蒙班Nursery2:3~4歲
幼兒園一年級Kindergarten1:4~5歲
幼兒園二年級Kindergarten2:5~6歲
那麼新加坡的幼兒園和託兒所到底區別是啥呢?
幼兒園:上午3~4 小時,學費低,或者下午3~4小時, 有放假,適合家裡有老人或者女傭的。
託兒所:早7~晚7,學費高, 沒有放假,適合做工的父母
在新加坡,幼兒園Kindergartens是由私人部門經營(包括社區、基層、宗教團體、商業機構等),幼兒園必須在新加坡教育部(MOE)註冊。在新加坡教育部註冊的幼兒園共有496所。
這些幼兒園提供4-6歲小朋友3年制的教育課程,分成小班( Nursery) 、中班( K1) 、大班( K2) 三個階段進行。每星期上五天課,每天上課3-4小時,每天二節課。所以新加坡的幼兒園都是部分時間制的。
幼兒園的新學年從1月2日算起,一學年分成4個學期,每學期10周。每年五月下旬起有4周年中假期,每年11月下旬起有6周年終假期。新加坡的幼兒園都是自行招生。
課程主要發展語言技能,基本數字概念,社交技能,創意和解決問題的技能,音樂欣賞和戶外活動幾個方面。小朋友在幼兒園都是雙語教育,第一語言是英語,第二語言是母語,包括中文、馬來語和淡米爾語。
在新加坡,還有839間託兒所Child Care Centres(全日制),新加坡的託兒所是由社會發展及體育部發執照的。託兒所也提供提供3-6歲小朋友的幼兒教育課程,除此之外還要照顧小朋友的早餐和午餐,午間洗澡,午睡,下午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