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兩期的文章中,我們為大家介紹了在新加坡設立非營利組織的三種可以註冊的實體類型公眾擔保有限公司、社團和慈善信託,同時也為大家介紹了新加坡基金會的情況,相信大家對新加坡非營利組織已經有了基本的了解,相信有很多朋友也有疑惑。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多次提到要非營利組織想要獲得全額免稅,必須要申請慈善地位(慈善機構資質)。那麼慈善地位(慈善機構資質)到底是什麼?怎麼樣申請慈善地位(慈善機構資質)呢?下面來和金閣頓一起看一下。

一、新加坡非營利組織申請慈善地位(慈善機構資質)
非營利實體(社團、公眾擔保有限公司、信託)在新加坡註冊並獲得合法地位後,如果符合要求,它可能會被慈善事務專員授予「慈善」身份。 新加坡的所有慈善機構均受《新加坡慈善法》管轄,並且必須在成立後的 3 個月內向慈善事務專員註冊,處理時間大約需要三個月。根據《慈善法》註冊慈善機構不收取任何費用。

1.新加坡非營利組織為什麼要申請慈善地位?
成為慈善機構是資質問題,而不是組織結構問題。慈善地位會帶來某些好處,例如:
①為了將新加坡發展為慈善中心,所有在新加坡註冊的慈善機構都享有自動免稅;
②它為組織提供了地位和信譽;
③慈善身份有利於籌款。許多贈款信託和基金會只能向公認的慈善機構提供資金。「慈善」是一個非常情緒化的詞,可以非常有說服力地鼓勵公眾捐款。

2.新加坡非營利組織的慈善目的
慈善目的可分為四大類:
①扶貧;
②促進教育的進步;
③促進宗教的進步;
④其他有益於社區的目的,且以下目的被明確認定為慈善:
a.促進健康;
b.促進愛國主義或社區發展;
c.促進藝術、遺產或科學的進步;
d.促進環境保護或改善的推進;
e.救濟因年幼、年老、健康不佳、殘疾、經濟困難或其他不利條件而需要幫助的人,以及
促進動物福利。

3.新加坡非營利組織申請慈善地位的法規要求
在獲得慈善機構身份時,必須遵守以下規定。所有慈善機構必須:
①提交財務報表和年度報告,詳細說明開展的活動和擬議的未來計劃;
②確保妥善保存會計和捐贈記錄;
③提交周年申報表;
④舉行年度股東大會;
⑤網上公開募捐信息。

二、新加坡非營利組織申請公共機構(IPC)身份
獲批准的 IPC 是具有慈善地位的非營利組織,其活動對整個新加坡社區有益,而不僅限於基於種族、信仰、信仰或宗教的部門利益或群體。IPC 獲得慈善事務專員的批准,可接收可抵稅的捐款(即捐贈者對這些組織的捐款可獲得稅收減免或免稅捐款)。大多數 IPC 是慈善機構,其餘的是體育協會,申請 IPC 身份的處理時間大約需要2個月。

1.哪些新加坡非營利組織可以申請公共機構(IPC)身份?
①不以營利為目的經營的醫院;
②不以營利為目的經營的公共或慈善機構;
③不以營利為目的經營或開展的非營利研究機構,其從事與人類疾病的起因、預防或治療有關的研究或其他工作;
④大學或用於建立、維護、擴大或改進大學的公共基金;
⑤不以營利為目的經營的教育機構,或用於設立、維持、擴大或改進該教育機構的公共基金;
⑥用於在大學或非以營利為目的的教育機構中提供、設立或捐贈獎學金、展覽或獎品的公共或私人基金;
⑦為減輕公眾的痛苦而設立和維持的公共基金;
⑧僅為慈善目的而設立的慈善機構或團體或信託;或者
⑨不以營利為主要目的而經營的非營利組織,其從事或與促進文化或藝術或促進體育運動有關。

2.新加坡非營利組織申請公共機構(IPC)身份的法規要求
在獲得 IPC 狀態時,非營利組織必須遵守以下合規性,所有 IPC 必須:
①收到可抵稅的捐款後,向捐贈人發出稅務減免收據;
②維護捐贈記錄;
③在線發布財務和非財務信息;
④提交經審計的財務報表;
⑤提交捐贈年度申報表;
⑥提交年度報告,詳細說明捐贈資金的使用情況和擬議的未來計劃;
⑦由一組獨立的受託人管理,即必須有獨立的控制權。

3.IPC免稅/稅務減免捐贈
只有向獲批准的公共機構的慈善機構捐款才能減稅/免稅(即,捐贈者對這些組織的捐款可獲得減稅/免稅),並非所有註冊慈善機構都是經批准的 IPC。向未獲批准的 IPC 身份的慈善機構捐款不可抵扣所得稅。
以下類型的捐贈通常使您有資格獲得稅收減免:
①現金捐贈;
②股份捐贈;
③電腦捐贈;
④文物捐贈;
⑤公共藝術稅收優惠計劃;
⑥土地和建築捐贈。
如果捐贈或饋贈是出於「外國慈善目的」,即使捐贈給經批准的新加坡公共機構 (IPC),也不能抵稅。

三、關於新加坡非營利組織其他問題
1.慈善機構和基金會有什麼區別?
①兩者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慈善機構本身直接進行慈善活動,而基金會可以選擇是否為慈善目的開展直接活動。通常,基金會可以選擇將其資產所賺取的收入捐獻給其他慈善機構,也可以直接將其用於慈善目的。
②基金會可以在新加坡註冊為慈善機構,這將使其免徵所得稅。

2.新加坡的慈善機構有哪些類型?
①新加坡的慈善機構有三個主要的商業實體——公眾擔保有限公司、社團和慈善信託。要註冊為慈善機構,該組織必須將其管理文書連同申請表一起提交給慈善機構專員。管理文書將是公眾擔保有限公司、社團的章程以及慈善信託的信託文書。 ②所有註冊的慈善機構必須至少有 3 名理事會成員,並且必須向慈善機構專員提交年度報告。

3.新加坡非營利組織成立之後,如何籌款?
在開始籌款之前制定具體的計劃和路線圖非常重要:
①制定籌資目標和優先事項;
②確定潛在的資金來源;
③通過利用籌款來源實施您的籌款計劃;
④維護籌款資料庫和完善的會計記錄系統。
籌款時也需要籌款技巧:
①在年底計劃您的籌款活動,因為這是公司為下一年做計劃的時候;
②當您接觸潛在的捐助者時,最好有一份書面提案;
③基金會很少資助運營或管理成本,而不是直接提供服務的特定項目;
④從對董事會成員、員工和組織成員的內部徵集開始;
⑤企業資金更具偶發性,圍繞特定的活動、事件和項目,它最適合新舉措、特別節目和特別活動。
根據您的事業和資格,有三種主要的資金來源——政府機構的撥款、通過呼籲公眾或與公司聯繫籌集資金。

4.政府機構的撥款、呼籲公眾及與公司聯繫籌集資金,具體應該怎麼操作?
Ⅰ. 政府機構的撥款
您可以在新加坡申請各類補助金: ①如果您正在促進特定部門的事業,例如體育、藝術、青年、社會企業等,您可以利用部門特定機構提供的某些贈款; ②VWO(自願福利組織)、慈善能力基金(VCF) 為經批准的慈善機構和 IPC 提供特定贈款。

Ⅱ. 向公眾呼籲資金
您可以籌集新加坡的資金,前提是您已獲得必要執照和許可證,哪些情況需要申請許可證或執照?
①通過上門募捐或在公共場所拉客募捐的,必須向警方取得挨家挨戶和街頭募捐許可證;
②如果是僅限於朋友或親戚的私人收藏,通過電話或網際網路和報紙等媒體提出的呼籲,郵寄的呼籲信或接觸個人捐贈者,則不需要許可證;
③如果您在公共場所舉辦籌款活動,您必須向相關機構申請某些許可證。例如,五人或五人以上在任何公共場所集會宣傳某項事業或活動,您需要向新加坡警察局申請許可證;
④此外,任何形式的公共娛樂、戶外廣告和標牌的使用、消防和安全問題、電力供應安裝、食品、飲料和商品的銷售都必須獲得許可證;
⑤如果您在組屋、公園或國有土地的公共區域舉辦活動,您必須獲得相關鎮議會的許可,視情況聯繫國家公園局或新加坡土地管理局。
在取得相關執照或許可證之後,您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向公眾呼籲籌集資金:
①通過挨家挨戶與公眾接觸;街頭拉客;通過電話或網際網路、報紙等媒體提出的申訴;郵寄上訴信;或
②向潛在捐助者提出正式建議;
③通過在公共場所舉辦籌款活動;
④ https://give.asia/或http://justgiving.com/等籌款門戶和網站

Ⅲ. 與公司聯繫籌集資金
大多數公司都有企業社會責任部門,他們定期捐款以促進特定事業或與特定組織合作,並舉辦慈善表演或籌款活動。
聯繫公司進行捐贈,無論是現金還是實物,都是一項艱苦的工作。一般來說,主要有兩個步驟:
①勘探
在這個階段,您確定要接觸哪些捐助者,即那些對您的事業感興趣的人。找出誰是決策者、過去的捐助者歷史、他們將資助或不資助什麼以及為什麼他們可能會或可能不會支持您的組織。
②提交書面提案
它應該包括您為什麼存在、您做什麼、誰和您一起實施計劃、您需要公司提供什麼、您為什麼需要它、您將如何使用捐贈等等。
擔保公眾有限公司是在會計和企業監管局(ACRA) 註冊,並受新加坡公司法管轄。社團在社團註冊處(ROS) 註冊,並受《新加坡社團法》管轄。信託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 許可,並受新加坡信託公司法管轄。作為慈善組織或公共機構的基金會,還必須接受慈善事務委員會的監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