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青少年心理健康 他們有新看法

2021年06月13日   •   8550次閱讀

我國在2019年開啟了「群策群力,共創未來」 (Singapore Together)運動,在一系列的對話會後,超過20個新加坡群策群力行動聯盟(SG Together Alliances for Action,簡稱行動聯盟)宣布成立了。

其中一個就是青年心理健康網絡(Youth Mental Well-being Network)。且看兩名年輕人如何通過這個行動聯盟,一起集思廣益,幫助青少年建設更美好的未來。

她 要協助弱勢孩童

花儷庭計劃通過釣魚、腳車等活動,培養孩子的自信和健全心理。(圖/受訪者提供)

29歲的花儷庭自小家境貧寒,從小學到高中時代,靠的是社區的各種經濟援助計劃、社區義工的幫忙,讓她體會到社會援助對弱勢家庭的重要。

如今,花儷庭飲水思源,在教育領域工作的她投入時間和精力,要幫助缺乏支援網絡的孩童,回饋社會。

去年2月間,她響應 「群策群力,共創未來」的籲請,加入青年心理健康網絡行動聯盟。目前,她負責帶領其中一支小組「Driving Resili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Next Generation」,(簡稱DRIFTING ),意為『建立堅毅,啟發下一代』,和組員要將計劃化成實際行動。

以10歲至12歲孩童為對象

冠病疫情中,DRIFTING小組繼續通過網絡視頻積極交流。(圖/受訪者提供)

DRIFTING要幫助的是10歲到12歲之間的弱勢孩童。這些孩子缺乏家庭支援網絡,大多沒有參加學校的課外活動,也容易受到其他邊緣少年的不良影響,而且是社會服務網絡沒有照顧到的「漏網之魚」。

花儷庭說:「這些小孩正進入學習自立、建立自我價值觀的成長階段。人際關係和學校課業的轉變和壓力,加上缺少正面的影響,他們可能會比較叛逆,也容易成為邊緣少年。」

DRIFTING計劃通過四大活動:釣魚、騎腳車、畫畫和自然考察,讓孩子參與,學習掌握不同活動的技能。每項活動為期六個月。

在國大曾修讀心理和社會學的花儷庭表示:「我們希望通過活動,協助他們擴大社交圈子。他們也能從學習和進行社區任務中,學會面對困難、解決問題,提高自信和自我效能感,培養起親社會的心態和行為。」

DRIFTING小組希望和學校、警察部隊、社會服務網絡等合作,推薦需要幫助的小孩。第一階段的目標是吸引40名小孩,並計劃在今年年底試驗性推出核心活動。

彙集社區的力量

花儷庭加入行動聯盟後,認識了志同道合的人,為同樣的理念一起努力。(攝於社交活動人數收緊前)(圖/受訪者提供)

花儷庭透露,計劃有官方的牽引,但更大的動力來自民眾和社區。

「DRIFTING的核心組員有13人,當中有老師、社工,也有在銀行界工作和瑜伽教練。最年輕的有18歲的學生,也有40多歲的專業人士。」

她表示,社區里有很多熱心人士和機構,如有腳車店老闆答應讓他們在店裡進行腳車維修活動,而一些學府和畫廊也很樂意支持。

一些曾是邊緣少年的人士,也會和小孩分享人生經歷,讓孩童從他們的人生故事中受到啟發,積極向上。

加入行動

如果你有興趣,不妨加入成為DRIFTING當義工。器材和工具的捐贈,如腳車、維修工具、畫畫、釣魚器具、望遠鏡,或是用來攝製孩童活動的攝像器材,一律歡迎。 有興趣參與或捐贈物品的公眾,可以通電郵[email protected]與小組聯絡。

他 要助青年管理情緒

孫極評要通過家長手冊,引導青少年心理朝健康的方向發展。(圖/受訪者提供)

28歲的孫極評經歷過不少情緒顛簸,了解心理健康在成長階段的重要性。

孫極評在國立大學法學院任教。他在修讀法律和公共政策雙學位時,做裝修的父親因為視網膜脫落、單眼短暫失明,不得不暫停工作,過後也因為年紀漸大而放慢工作腳步。

由於父親是家中的唯一經濟支柱,原本要從事政策制定工作的孫極評就到法律事務所工作幫補家用。無法實現夢想,同時開始踏入社會工作,很多方面都要適應,造成他不小的壓力。

他在念小學時,父親的生意出現困難而陷入經濟危機,家人不得不賣掉組屋來償還債務,加上先後經歷幾名親人去世的傷痛,他非常了解不安、擔憂和悲痛的情緒給青少年身心帶來的影響。

「加上亞洲家庭的觀念比較保守,對於死亡、失敗等負面課題總是避而不談,所以一些青少年受到情緒打擊時不知如何是好,很多時候會陷入惡性循環,對身心造成影響。」

撰寫家長手冊 助他們引導孩子

孫極評去年2月間參與青年心理健康網絡的工作,與另外兩名核心組員,從去年12月中就策劃撰寫一本淺白的家長手冊,希望協助他們引導孩子更好地管理心理健康,包括掌控情緒和面對困難。

他們將採訪心理學家、輔導員等專家,採集及整理各種管理心理健康的方法,也希望能通過教育部或家庭服務中心等管道分發手冊。

孫極評說:「我們將以不同成長階段的青少年來分類,比如小學生可能面對小六會考的壓力,中學生或高中生可能面對自我身份的問題,剛踏入社會工作的畢業生則要適應職場的壓力。」

他表示,現代青少年面對不少新冒起的社會問題,例如網絡霸凌、在網絡世界迷失自我、甚至是性騷擾和侵犯等。因此,這個家長手冊也會涵蓋這些新課題。

通過密集和深入的對話,孫極評和組員要幫助青年的計劃得以落實。(受訪者提供)

成立兩年來 共創未來見成效

「群策群力,共創未來」是副總理王瑞傑在2019年6月發起的運動,邀請國人與政府合作,共同塑造我國的未來。

它在本月成立兩周年,在這期間,已經有1萬6900名新加坡人參與了運動下舉辦的「群策群力,共創未來,越戰越勇」對話會分享了經濟和社會能如何在冠病疫情中越戰越勇的想法,超過20個行動聯盟也宣告成立了。

行動聯盟是要通過跨領域的合作,動員公眾和私人業界的力量與官方合作,為新加坡的經濟、社會等關鍵領域,在應對疫情時提出能解決問題的方案,並迅速展開行動。除了旅遊、零售、貿易等就業與經濟的行動聯盟,也有協助勢群體和改進社會援助,例如低薪工友、青年心理健康網絡、提升教育、提升年長者數碼技能等的行動聯盟。

參與者先通過對話,向官方了解相關領域的全貌,有了深入了解後,就由像花儷庭和孫極評的志願者負責召集和協調,安排進一步的交流、溝通和腦力激盪,與民眾和業界人士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案。

民眾業界合力 打造美好家園

業界和民眾緊密合作、集思廣益,在官方的牽引下,更能協助打造更美好的家園。這個模式的運作成效有目共睹:

「正確回收」公民工作小組(#RecycleRight Citizens』 Workgroup)改善了家庭回收資源的方式。

「工作與生活和諧公民諮詢小組」(Citizens』 Panel on Work-Life Harmony)針對如何協助國人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和諧提出寶貴建議。

讓新加坡人參與家園實體建設的反饋,例如各大社區里的公園建設,還有通過「新加坡青年行動計劃」(SG Youth Action Plan)的活動,讓青年為心目中設想的新加坡提出建議,並促成烏節路一些地區打造成青年社區空間的索美塞地帶(Somerset Belt)。

你也能參與 做出貢獻

如果你有興趣加入青年心理健康網絡的行動聯盟,可上網https://www.reach.gov.sg/youth-mental-well-being了解更多。

要成為義工或分享個人建議和反饋,為自己熱衷的社會議題或領域做出貢獻,共創新加坡的美好未來。請瀏覽www.sg網站,查看行動聯盟的最新動向。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