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5日訊)新加坡社區病例近期增加,有家長擔心外出會感染冠病,選擇延遲或取消嬰兒的疫苗接種。兒科醫生指出,這可能會增加寶寶患病的風險。
《8視界新聞》報道,這家位於烏節路的兒科診所指出,去年阻斷措施期間,每3名家長中就有一人延遲為寶寶接種疫苗。到了今年5月,約20名家長中只有一人推遲預約。
兒科醫生李慧沁說:「在高警戒措施宣布之前,有些家長趕來為孩子注射非強制性疫苗。我也事先通知家長,如果阻斷措施全面實行也不必擔心,我們還是會為孩子接種疫苗,這是非常重要的。」
新保集團的綜合診療所發現,上個月推遲或取消的預約同比增加約一成。這可能也是因為家長選擇到社保援助計劃下的私人診所接種疫苗。
國大綜合診療所的預約出席率保持穩定,而這家私人醫療機構說推遲的預約不多。
竹腳婦幼醫院則從去年2月開始則暫停登門診所的運作,該診所也提供嬰兒疫苗接種。國立健保集團則不願置評。
受訪醫療機構表示,在這期間採取嚴格措施,例如只實行預約制,以及設立專屬等候區,以減少嬰兒同他人接觸。
不接種或面對更大風險
兒科醫生指出,兩歲以下嬰兒如果不接種疫苗會面對更大的染病風險。以麻疹為例,群體免疫需要達到95%才能阻斷病毒傳播。
兒科醫生劉得勝說:「我們所擔心的是如果疫苗接種率開始下降,這些疾病的發病率就開始上升。我們在歐美國家已經關注到這種現象,這已經在他們的國家已經發生,我們不希望它發生在新加坡。」
竹腳婦幼醫院傳染病專科主任兼資深顧問醫生湯國正副教授表示如果嬰兒之前錯過了第二或第三劑疫苗接種,他們可以繼續施打疫苗,而不需要從第一劑重新開始接種。不過家長得確保每劑疫苗之間有一定的間隔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