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長同數字打交道 李顯龍:須讓人們理解方能發揮數字作用

李顯龍總理。(圖:通訊及新聞部)
李顯龍總理喜歡數學,是英國劍橋大學數學系畢業生。解答數學題和處理國家預算,雖然都是同數字打交道,但李總理指出,財政預算中的數字必須以一種人們可理解、接受和期望的方式發揮作用。
李總理是在中國中央衛視《高端訪談》節目中,針對數學對他的治國理政方式有何影響時這麼表示。
「我已經在政府工作了將近40年。這對我的思維是個極大的訓練,因為要處理的問題涵蓋方方面面。其中一些要量化,比如要平衡預算。」
李總理進一步表示,政府所面對的問題往往是無形的,也沒有永久的解決方案;不像數學題,破解了一道之後,再去解下一題。
「有些問題將以不同的形式年復一年地反覆出現。你解決了一個問題,其他問題又會出現,或者老問題會以另一種形式出現。」 總理舉例,「你解決了貧困問題,然後又需要解決貧富不均的問題。永遠不可能說大功告成。」
總理說,除了得運用智慧給出正確的解決方案,還須說服民眾,獲得人民的信任。
被政治耽誤的數學家?
李總理並不後悔選擇成為一名政治家而非數學家。「我不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我只是一個有前途的學生。」
總理說,數學是一個浩瀚的領域,當時他讀了兩年的數學本科課程,所以才剛剛起步;而新加坡當時是一個非常新的國家,每個能有所作為的人都應該發揮作用,他願意這樣做並盡力而為,認為這是正確的選擇。
「我很喜歡數學,我學得還不錯,但世界上有很多比我有天賦、比我才華橫溢的數學家。我覺得我有責任回到新加坡,成為新加坡的一分子,盡我所能幫助新加坡取得成功。」
1984年,32歲的李總理首次當選國會議員,在政壇將近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