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通過SMILE AI模型的3D牙科掃描技術,牙醫可在5分鐘內掃描患者牙齒並提供治療,比傳統方式節省約一天時間,目前有400位患者的3D牙科掃描被收集來培訓人工智慧模型。
國大醫學組織和國立快速電腦中心攜手合作推出本地第一台用於醫療保健領域的PRESCIENCE超級電腦,其中一項PRESCIENCE超級電腦訓練的模型,包括智能監控和增強口腔健康的智能學習(Smart Monitoring and Intelligent Learning for Enhancing oral health,簡稱SMILE AI),通過3D牙科掃描和牙科全景斷層圖兩種不同的機器學習模型來取代牙醫手動繪製牙齒圖表。

國大醫學組織Academic Informatics Office經理羅達偉(左)為國大醫學組織集團首席技術官嚴居淵副教授介紹SMILEAI模型的3D牙科掃描。(國大醫學組織提供)
如此一來,牙醫無需等石膏固定而可以利用3D掃描患者牙齒,時間從一天減至5分鐘內,目前已收集400位兒童到成人患者的3D牙科掃描和200位患者的牙科全景斷層圖來訓練人工智慧模型。
國大口腔醫學中心口腔矯正科顧問醫生陸威勛指出,人工智慧工具可以幫助牙醫對患者的牙齒和牙齦狀況做出客觀的臨床判斷…模型可以將患者患牙齦疾病的風險分為低、中、高,再建議預防措施。」
醫生如今也可以通過自家的超級電腦來訓練大型語言模型寫轉介信、預測病患病情是否會惡化,但模型還需微調,因此現在會通過人工檢查超級電腦給出的答案。
國大醫學組織集團首席技術官嚴居淵副教授說,預計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完成微調並將模型啟動到生產系統中。
國立超級電腦中心戰略與規劃董事陳志剛則指出,國大醫學組織超級電腦推出地非常及時,可以有效地提高醫療保健服務的效率並加速醫療保健創新,讓患者受益。
據了解,國大醫學組織早在2017左右就開始使用國立超級電腦中心(NSCC)的中央超級電腦系統,但醫療數據存在非常多敏感的私人信息,所以使用前需要經過很多預處理和步驟。
嚴居淵說,現在國大醫學組織內部擁有自己的超級電腦,可以同時訓練12個以上的大型語言模型,為醫護人員和患者帶來互惠互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