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 今日報
私召車業者Grab將從下周一(18日)起將等客寬限時間從五分鐘縮短至三分鐘,受訪司機認為這項調整相當公平,呼籲乘客不想承擔額外收費就準時上車。
從下周一(18日)起,Grab司機抵達載客地點後,等候寬限時間將縮短至三分鐘,逾時上車者將被自動徵收每五分鐘3元的額外等候費。
53歲司機Michael接受新傳媒英文新聞網CNA採訪時就說,目前的五分鐘寬限時間「有點太久」,因為從司機確認預約到抵達載客地點之間,乘客有充足的時間前往上車地點。
他表示,大多數乘客都有基本的時間管理概念和尊重,但也有一些人基於種種原因,總是讓司機等待。
他也指出,市區一帶往往沒有地方能讓司機等候,如果乘客還沒抵達,碰巧又遇到交通管理員,司機就必須多繞一圈,不僅消耗汽油,繞了一圈也不知道乘客是否還在那裡。
Michael強調,他們只是想要一個接一個地載客,不想在那裡等。「如果乘客不想承擔額外收費,那就在那裡等。」
擁有七年經驗的52歲私召車司機Darren Hui說,他每天大約會開25到30趟,每天駕駛約12至15個小時。如果每趟車能減少兩分鐘,那就是每天節省一個小時。
他就發現,一些乘客會「濫用」等候寬限時間,例如人還在家裡或辦公室時就打車。
「我們以前都坐過校車。校車會等我們嗎?不會,你必須在樓下等待校車到來。」
38歲的司機David Lee則說,由於Grab手機應用靠的是全球定位系統,司機只能在非常非常接近載客地點的範圍時,才能按下「到達」鍵。
他指出,如今油價等成本高漲,司機的工作「分秒必爭」。「乘客要求公平對待。我可以理解,大家都是為了自己。不過,一個乘客每天要面對幾個司機,一個司機每天又要面對幾個乘客?我們要如何找到公平的平衡點?」
儘管如此,他知道一些乘客並非故意遲到,而是因為全球定位系統出錯,或者乘客在協助另一名行動不便的乘客,所以抵達載客地點所需的時間會比較久一些。在這種情況下,他會以現金形式退還3元的額外等候費。
Grab指出,目前高達94%的趟次,司機都在到達載客地點的三分鐘內就看到乘客。公司經過「仔細評估」後,才決定縮短等候寬限時間,以減少引擎怠速轉速所造成的燃料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