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名30歲女子在5月發現自己發燒,原以為只是普通的病毒感染和發燒,卻在之後被診斷出患上急性心肌炎,心臟功能曾一度急劇下降。
根據新加坡英語保障《TODAY》報導,30歲財務顧問李佩霞(譯音)發現自己發燒後,原以為只是普通的病毒感染,沒料到情況如此嚴重,影響其心臟。
她憶述,出現發燒症狀後,自己回想曾感到身體虛弱,晚上也因胸口疼痛和呼吸苦難而難以入眠,甚至還有嘔吐。
「我無法移動我的身體,當我連走路都需要人扶的時候,我就知道事情不妙了。」

她到政府醫院的急診部時,起初曾被診斷疑似心臟病發作,但經掃描後才確認是心肌炎,即心臟肌肉發炎。
她說,其醫生相信她患上的心肌炎,是與病毒感染有關,因為她在情況惡化前曾經發燒,但值得一提的是,她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陰。
慶幸的是,她在住院2個星期並且接受治療後,掃描結果顯示其心臟功能已恢復正常。
報導指出,病毒感染是引發心肌炎的常見原因之一,而新加坡國家心臟中心的心臟病科高級顧問醫生路易斯助理教授解釋,新冠病毒可直接感染心臟細胞,並對心臟造成損害。
報導說,新冠病毒也可引發體內的過度發炎和免疫反應,從而導致白血球「攻擊」心臟,但並不只是新冠病毒會引發心肌炎。
負責治療李女士的臨床心臟病專家楊醫生指出,普通病毒也可引發心肌炎,包括腺病毒(adenovirus)、流感病毒、骨痛熱症、B型或C型肝炎、水痘以及風疹。
路易斯助理教授解釋,基於年輕一群的免疫系統強壯,他們患上心肌炎的風險較高。
「他們之前是健康的人,過去沒有健康問題,並突然患有心肌炎。
「這是因為具有強健免疫系統的年輕人,會過度激活急性病毒或細菌感染所引發的免疫反應,這導致免疫系統自我攻擊心肌,導致心肌炎。」
新加坡國家心臟中心的醫生髮現,一般受心肌炎影響的患者,都是30至逾40歲的年輕健康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