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學研究發現,將健康捐贈者體內的腸道菌群移植到病人的胃腸道,有助治療腸易激綜合徵等胃腸道疾病,未來還有望用於治療癌症和自閉症等,新加坡推出東南亞首個將糞便中的腸道菌群冷凍保存的服務。
全球針對腸道菌群移植療法的臨床試驗超過300個,涵蓋60多種疾病,包括前列腺癌、自閉症、失智症等。專家指出,腸道菌群會因人們的飲食、作息和用藥變質,使用自己健康時保存的腸道菌群,效果比使用陌生人的更佳。
從健康捐贈者的糞便樣本中萃取腸道菌群,之後以零下約80度的超低溫保存。捐贈者本身或家屬日後如果感染艱難梭菌,通過腸道群菌移植治療,治癒率高達90%。

腸道菌群儲存庫能保存超過1700個樣本,長達10年的儲存費用約5500多新元(約1萬7435令吉)。
康盛人生實驗室與技術主任鄧健暉博士說,腸內菌主要有比較有益的細菌和有害的細菌,在大腸裡面會形成平衡點。當我們把腸內菌從一個健康的供體移植回去患者身上,他會恢復正常的平衡點。
腸道微生物群移植的療法,目前以證實能夠用於治療感染艱難梭菌的病人,成功率高達90%。
愛美力實驗室運營與研究主任卓鎧淯說,若是陌生人的腸道菌群,可能效果需要幾天或幾周見效,因人與人之間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有偏差,腸胃道會偏好熟悉的環境。
目前,腸道菌群儲存庫能保存超過1700個樣本,長達10年的儲存費用約5500多新元(約1萬7435令吉)。只要是5歲以上並符合健康條件的公眾都可儲存,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