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北岸可以看到一棟棟具有西方色彩的古典建築,這些建築群散發著濃濃的殖民氛圍。新加坡怎麼成為了英屬殖民地呢?又怎麼慢慢獨立了呢?
新加坡早期被稱為 「淡馬錫」 (Temasek) ,當時只是小漁村。在新加坡河河口,現代新加坡的開埠者史丹福萊佛士爵士 (Sir Stamford Raffles)這座小島上登錄,邁出了第一步。當時,大英帝國正在這片區域尋找一個港口,作為商船隊的據點,同時藉以遏制荷蘭的勢力擴張。
1819 年 1 月 29 日,在蘇門答臘島擔任明古連(Bencoolen)副總督的萊佛士登陸新加坡。他很快就意識到這個布滿沼澤的海島發展潛力巨大,於是決定與當地統治者談判簽訂條約,將新加坡建設為海上貿易站。
在 1822 年,萊佛士實施了萊佛士城市規劃(又稱為傑克遜計劃),以解決殖民地越發混亂的問題。不同種族的居民被分隔居住在四個不同區域。
1924 年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之間開通了一條堤道,將新加坡北部地區與新山 (Johor Bahru) 連接起來。
新加坡、馬六甲和檳城這三個英國位於馬來半島的殖民地,在1826年成為海峽殖民地,受到英屬印度當局的管轄。
1832年,新加坡成為海峽殖民地的政府所在地。
1867年4月1日,海峽殖民地正式成為英國的直轄殖民地,由位於倫敦的殖民地辦公室直接管轄。
1942 年 2 月 15 日農曆新年那天,新加坡被日本攻陷,英軍投降,新加坡被日本命名為 「昭南島」。
1945 年日本投降後,英軍重返新加坡,英國殖民政府恢復了對檳城、馬六甲和新加坡海峽殖民地的統治,一直到海峽殖民地被解散為止。
1946 年 4 月,新加坡成為英國直屬殖民地。
1959 年,新加坡成立自治政府並首次舉行立法議會選舉,人民行動黨 (People's Action Party) 勝出,李光耀 (Lee Kuan Yew) 當選新加坡第一任總理。
1963 年,馬來亞聯合邦、新加坡、砂勞越和北婆羅洲正式合併成為馬來西亞。
1965 年 8 月 9 日,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成為獨立自主的民主國家。
新加坡曾經多年是英國的殖民地, 至今英國對新加坡的影響還是非常大。很多人對英國對新加坡的殖民是感激的。李光耀先生說過:「新加坡的殖民者是英國,這對新加坡來說挺幸運的。」而且,李光耀先生在 《李光耀觀天下》中討論歐洲的章節里,也表示了對英國的感謝。「對於英國的制度和其有風度的離開,我們應該心懷感激。」
所以,現在在新加坡到處可以見到殖民地的「遺蹟」。
萊佛士登陸點

圖源來自網絡
1972年建立塑像,紀念萊佛士在此登陸。很多人應該很熟悉這尊雕像,但是不知道他是誰。在新加坡耳熟能詳的萊佛士酒店、萊佛士坊地鐵站、萊佛士城等都跟他有關。
新加坡河
全長4.1公里,是新加坡歷史和經濟的發源地。自從萊佛士登陸之後,河的兩岸就逐漸發展成新加坡的商貿中心的新加坡中區。
從19世紀起,新加坡河頻繁的交通量導致河道受到嚴重的污染。直到1977年,當時的總理李光耀先生提出了「十年清河運動」,十年後新加坡河恢復到了安全水準,海洋生物也重返新加坡河。
河兩岸的房屋已受到整修及保護,現在是一些高級餐廳、酒吧和商店等。遊客也可以在新加坡河坐船欣賞沿河美景,了解新加坡歷史。
富麗敦酒店

圖源來自網絡
這座古典豪華的大酒店在1829年是一座防禦炮台,1874年設立為郵政總局。酒店裡面有一些圖片介紹了酒店的歷史,也經常會有一些有意思的展覽。即使不去住酒店,去參觀一下是不錯的體驗。
亞洲文明博物館

圖源來自網絡
今天先不講這個博物館裡的文化遺產,我們只說說這個建築的前世今生。亞洲文明博物館建立於1864年-1867年,曾經是法庭、立法議會、土地公共工程部。
1907年為紀念為紀念維多利亞女皇命名為「皇后坊」。為什麼不是女皇坊呢?當時人們的英語程度有限,加上當時人們的認知局限,看到「Queen」就直接翻譯成皇后了。
1980年的時候這裡成了新加坡移民局。
1989年-1995年這裡改為博物館,2003年重新開放,成了如今的亞洲文明博物館。
維多利亞劇院與音樂廳

圖源來自網絡
1901 年,英殖民政府為了紀念當年 1 月去世的維多利亞女王 (Queen Victoria),建了一個紀念堂。維多利亞紀念堂旁邊是市政廳,兩棟建築統一為帕拉第奧建築風格。兩座建築之間建了一座鐘樓,將兩棟建築連為一體。市政廳更名為維多利亞劇院 (Victoria Theatre)。
如果在附近,聽到鐘聲的話,十有八九就是這座建築的鐘樓發出的聲音。
藝術之家(舊國會大廈)

圖源來自網絡
這座建築建於1827年,作為舊國會大廈,是新加坡最古老的政府建築物。新國會大廈在附近的國會坊一號。現在這座建築是「藝術之家」,裡面有現代視覺藝術、電影、音樂、舞蹈與話劇演出等。
新加坡雖然有70%多的華人,但是其歷史和文化背景和中國差別是很大的。這也造成一些思想上的異同。要想了解新加坡的殖民歷史,就去行政區看一看吧,或許會對新加坡的看法會有所改變。
今天就介紹到這裡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