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連同三個民航機構力求在2024年或以前讓國際民航全復甦。
新加坡、國際民航組織、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和國際機場協會(ACI)前天(5月18日)發表聯合公告,承諾共同合作,加速國際民航的復甦、推廣環境可持續性,及支持具包容性的創新發展。
當中,各方將努力讓旅客需接受的健康程序一致,力求在2024年或以前讓國際民航全復甦;承諾改善航空交通管理、飛機和地勤運作等領域的運作流程,以降低碳排放;促進區域內和區域之間的定期對話,鼓勵監管者、業界、學界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共享資訊和知識。
針對航空業可持續發展,國際民航組織(ICAO)理事會主席夏基塔諾(Salvatore Sciacchitano)今天在樟宜航空峰會的記者會指出,一個全球框架將為相關投資提供明確路向。
他說,要用可持續航空燃料取代機油,須確保有可持續的燃料供應。不過,可持續燃料的費用卻是傳統機油的三倍。因此,全球框架和發展藍圖有助提供一定的確定性,讓投資者有信心在可持續航空燃油上做投資,之後則是業者的責任去生產和供應這種燃油。
交通部長易華仁也提到,可持續航空燃油的發展需要一個系統性的方案。「這不僅是航空公司要有需求,你要有源頭,有原料,有生產,還有把燃油輸送到燃油系統的能力。」
他強調,樟宜航空樞紐是我國經濟重要的一部分。邁向未來,航空樞紐的效率、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有助鞏固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