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擬在2030年 將機場運營產生排放量減少20%

民航局推出可持續航空樞紐藍圖(Sustainable Air Hub Blueprint),推動航空業去碳化。民航局將同利益相關者合作,在2030年將機場運營產生的排放量從2019年水平減少20%。到了2050年,實現國內和國際航空業凈零排放量。
在濱海灣金沙會展中心舉辦的第二屆樟宜航空峰會吸引來自70多個國家的400多名高級政府官員和業內領袖參加。交通部長徐芳達宣布,推出可持續航空樞紐藍圖,勾勒出我國減低國際和國內航空領域排放量的中長期目標。
民航局將通過12項倡議,在機場、航空公司和空中交通管理三個方面推進可持續發展。
「我們的做法是希望讓航空業能夠同時兼顧發展和可持續性,以便下一代能繼續享受航空業帶來的好處。我們不認為增長和可持續性相互牴觸,我們相信我們可以通過可持續增長實現這兩個目標。」
民航局和樟宜機場集團也正積極增加樟宜機場和實里達機場的太陽能部署,在機場建築物的可用屋頂空間,安裝更多太陽能光伏系統,並研究在機場飛行區部署太陽能板的可行性,估計可提供多6%的電力。
「即使我們做出更有可持續性的改變, 但我們需要求取平衡,因為這對旅遊業和乘客帶來經濟衝擊, 對新加坡作為航空樞紐的地位與競爭力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