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逾七成企業認同靈活工作安排有助於吸引和留住人才

人力部政務部長顏曉芳(左二)出席勞資政代表針對靈活工作安排和擬定中的靈活工作安排要求勞資政指導原則所舉行的對話會。(圖:魏鳳琴)

人力部政務部長顏曉芳說,隨著我國人口迅速老化和勞動力市場緊張,企業採納靈活工作安排顯得更為重要。
而正在擬定的靈活工作安排要求勞資政指導原則將為僱主和員工提供指南,推行更符合雙方需求的安排。
環境保潔公司Chye Thiam Maintenance推行靈活工作制多年,有這類需求的員工在冠病疫情爆發後激增,目前全職和兼職員工人數約3000個,是疫情前的兩倍。
公司助理董事李能浩說,公司為員工提供靈活時間、地點和工作量安排,這吸引了許多年長員工或有看護責任的婦女重返職場。
「因為如果你要求這些員工做五天制、六天制,很難找。可是如果你一開放尋找員工的範圍,你能接受靈活工作制員工或兼職員工,那你的人才的選擇就會擴大。可能會稍微麻煩一點點,比如你要做他們的工作時間表可能比較多功夫,可是這也是能用科技解決的,比如我們可以用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來安排他們的工作。」
人力部的調查顯示,超過七成的企業認同靈活工作安排有助於吸引和留住人才。此外,四成的本地員工會為了更好的靈活性而考慮更換工作;超過兩成的人因為工作缺乏靈活度而辭職。
顏曉芳出席勞資政代表針對靈活工作安排所舉行的對話會時說,隨著我國人口迅速老化,更多人必須肩負起看護責任。而靈活工作安排能解決勞動力市場緊縮的問題。
但她強調,不同工作性質需要不同的靈活工作安排,企業不能以「一刀切」的模式來推行。而靈活工作安排必須在企業和員工需求之間取得平衡,才能持續發展。
顏曉芳說,希望有了指導原則,員工會覺得其實是可以向僱主提出靈活工作安排要求的。她希望僱主能適當且公平地去評估這些要求。如果僱主認為不能批准員工的要求,有關決定也必須是以業務為考量的。
顏曉芳也說,打造一個雙向交流的職場文化,讓僱主和員工,以及同事之間相互信任與諒解,是成功推行靈活工作安排的關鍵。她希望指導原則能達到雙贏,讓企業取得生產力和營業目標的同時,也能滿足員工的需要。
人力部預計,指導原則將在今年內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