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公園附近將建組屋 大自然愛好者憂野生動物被趕走

白沙公園附近設置一個告示牌,通知公眾步道即將停止使用。(圖:TODAY/Raj Nadarajan)
白沙公園原本住著不少野生動物,但是這裡即將興建預購組屋,讓不少大自然愛好者擔心,包括罕見貓頭鷹在內的野生動物將會失去它們的棲息地。建屋發展局表示,已經擬定環境管理計劃,降低對動植物群的影響。
新傳媒英文新聞網TODAY報道,白沙公園翠鳥池(Kingfisher Pond)住著一對巽他領角鴞(Scunda Scops Owls),偶爾也會有藍耳翠鳥(blue-eared kingfisher)出現,深受許多大自然愛好者和攝影愛好者的歡迎。
因此,當白沙-榜鵝集選區議員、國務資政張志賢上個月8日在Facebook發文宣布,白沙公園B停車場以及旁邊的林區將會用來興建預購組屋時,這個消息引起大自然愛好者的關注。
張志賢在帖文中說,項目的準備工作即將展開,而這個項目不會包括翠鳥池和附近的紅樹林。
根據建屋局在B停車場放置的告示牌,工地的準備工作預計在今年展開,當局將以寬達50米的「樹木走廊」隔開建築工地和白沙公園。
建築噪音或將野生動物趕走
但是,大自然愛好者和攝影愛好者告訴TODAY,建築工地會產生噪音,這將影響到紅樹林、翠鳥池和淡濱尼河的野生動物,包括11種鳥類。
68歲的大自然導遊Richard Koh說:「這裡很靠近河流、很靠近(紅樹林)步道,會有建築的噪音,之後也會有人居住。」
60歲的退休人士Rick Szeto指出,不僅施工範圍內的野生動物會被趕走,周圍樹林和翠鳥池也會受影響。
35歲的法律顧問Tan Chao Yuan表示,如果巽他領角鴞因此被嚇跑,那將是一大遺憾。
「這些貓頭鷹已經習慣這裡的人了,我覺得很難再找到這麼友善的貓頭鷹了。它們會遷居別處,我希望它們安好。」
建屋局會如何降低影響?
建屋局答覆TODAY詢問時表示,為了滿足強勁的住房需求,讓更多年輕家庭能住在靠近父母的地方,當局正逐步在白沙推出新的公共住房項目。
「就如Facebook帖文所提到的,我們已經對這個地點進行了環境研究,新的預購組屋項目是根據這項研究而精心設計的,為的就是減少對公園和紅樹林的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建屋局將會公布環境管理計劃以及計劃監測報告。
建屋局也證實,白沙公園B停車場將會停止運營,但紅樹林和翠鳥池將會被保留,並在建築工程期間繼續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