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2日簽署行政命令,宣布對包括新加坡在內的全球多個貿易夥伴加征最低10%的「對等關稅」,並對60多個對美貿易順差顯著的經濟體實施更高關稅。
新加坡雖未被列為重點打擊對象,但仍被納入基準關稅名單。這一政策標誌著全球貿易體系進入新一輪調整期,對高度依賴國際貿易的新加坡構成直接衝擊。
新加坡國務資政李顯龍4月6日在哥本峇魯社區嘉年華活動上公開回應,言辭懇切地強調新加坡需全體國民團結一致,以積極且堅定的態度應對這一足以 「徹底改變世界格局」 的嚴峻挑戰。
關稅衝擊波及新加坡
政府高層密集發聲
特朗普此次加征關稅覆蓋歐盟、中國、日本、韓國等主要經濟體,新加坡雖非主要目標,但仍被列入基準關稅名單。
李顯龍指出,這一政策將直接影響新加坡的貿易、經濟及區域發展,甚至「影響我們的未來」。他坦言:「過去一周,世界已徹底改變。這不是好消息,但我們必須面對現實。」
新加坡長期以來奉行外向型經濟模式,對外貿易在其經濟結構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進出口總額甚至數倍於國內生產總值。
「
因此,美國的這一關稅政策無疑會給新加坡帶來多方面的直接影響:
從貿易層面來看,新加坡對美出口商品成本將大幅增加,這必然削弱其產品在美國市場的價格競爭力,導致出口量下滑。
經濟領域,貿易受阻會連鎖反應至相關產業,影響企業營收、投資計劃以及就業狀況;
在區域發展方面,新加坡作為區域貿易和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可能因外部貿易環境惡化而受到衝擊,進而對其未來的長期發展戰略產生深遠影響。
面對這一緊張局勢,近期新加坡政府高層接連表態,力求穩定社會信心。

總理黃循財呼籲國民「珍惜現有成果,為更大衝擊做好準備」,他深知,新加坡多年來積累的經濟成果來之不易,在當前外部環境突變的情況下,國民需保持清醒認識,不能因一時的困難而亂了陣腳。

外交部長維文則從提升國家韌性的角度強調,新加坡將聚焦社會安全網、加大教育及技能培訓力度等方式,確保勞動力市場韌性,增強自身應對外部風險的能力。

國務資政李顯龍進一步補充稱,新加坡人必須摒棄 「問題可以拖延」 或 「依賴他人解決」 的心態:「這是我們的問題,必須由我們自己承擔。」 這一表述意在喚起全體國民的責任感,在國家面臨危機時刻,每個人都應積極行動起來,共克時艱。
建國60周年反思節點:
團結是立國之本

今年適逢新加坡建國60周年(SG60),李顯龍將這一里程碑定義為「反思與行動的契機」。他提醒國民回顧新加坡從建國初期資源極度匱乏、地緣政治環境複雜,一步步發展成為如今繁榮昌盛的現代化國家的歷程。在這一過程中,「自律、團結與國際信任」 成為貫穿始終的核心要素。
他以新加坡護照為例,國際社會對新加坡公民的尊重,並非源於個體的力量,而是因為我們背後是一個高度自律、團結協作且值得信賴的國家團隊。
「在國際交往中,新加坡憑藉自身在金融、貿易、航運等領域的專業服務以及在國際事務中秉持的公正立場,贏得了廣泛的信任。
面對外部不確定性,李顯龍重申政府與民眾協作的重要性:「未來我們還要繼續努力,繼續團結,繼續和政府一起合作。把票投給你信得過的人,他們會照顧你,也會帶領新加坡繼續向前走。」
社會韌性建設:從社區到國家的全方位動員

01 社區行動:基層網絡築牢「防波堤」
李顯龍在哥本峇魯活動中特彆強調社區的作用。該區議員郭獻川透露,社區將推出「Good Robot」計劃,通過互動方式探討人工智慧對就業的影響。這類基層項目不僅提升民眾適應力,也強化社會凝聚力。
公眾心理建設:避免恐慌,理性應對 02
政府通過主流媒體和社交平台傳遞關鍵信息:淡化危機敘事:強調新加坡經歷過多次全球危機(如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8年金融危機),均成功化解。
鼓勵公民參與:通過「新加坡攜手前進」(Forward SG)運動收集民意,增強政策認同感。
03 政治共識:大選背景下的團結呼籲
2025年新加坡大選臨近,李顯龍提及「投票給值得信賴的團隊」,暗示人民行動黨(PAP)將繼續以「穩定與發展」為競選主軸。反對黨則可能借經濟議題爭取支持,但關稅危機反而可能強化選民對執政黨的依賴。
學者:區域合作或迎轉機
儘管美國關稅政策帶來壓力,本地學者分析認為,這可能促使各國重新重視區域貿易合作。東南亞作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新加坡或可借力《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等框架,拓展多元貿易網絡,緩衝單一市場風險。

RCEP 涵蓋了東協十國以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區域內人口眾多、市場規模龐大,且各國經濟結構互補性強。通過 RCEP,新加坡可以進一步深化與區域內其他國家的貿易往來,擴大出口市場,同時在進口方面也能獲得更多的選擇和更有利的價格。
此外,區域合作還能夠促進人員、資金、技術等要素的自由流動,推動區域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優化升級,增強區域整體的經濟韌性和抗風險能力。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標誌著全球貿易秩序進入新階段,小型開放經濟體如新加坡首當其衝。然而,從政府到社區,新加坡正以一貫的務實與團結應對挑戰。正如李顯龍所言:「我們的未來,取決於今天的選擇與努力。」
美國加征關稅是新加坡建國60周年之際的一次嚴峻考驗,但也可能成為推動改革的催化劑。從政府到社區,新加坡正以「理性分析、團結行動、靈活調整」的方式應對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