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故武漢合唱團女高音陳蔚2000年受訪時將兩枚飛虎隊徽章展示給作者看。(檔案照)
2023年11月17日《聯合早報》刊登了一幀通版的照片,照片人物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舊金山與美國飛虎隊和史迪威將軍的後人,以及愛荷華州的民眾合影,顯示美國飛虎隊後人有保持聯繫。
這是一幀很有紀念性的大合照,因為飛虎隊的隊員曾在中國抵抗日本侵略期間,幫助中國打下很多日本飛機,對中國做出很大的貢獻。雖然飛虎隊的隊員已經逝世,他們的後人還很有凝聚力,聞訊前來舊金山歡迎現任的中國領導人。
其實新加坡也有飛虎隊隊員的後人,就不知道他們是否有與美國飛虎隊隊員的後人聯絡。
何永道飛虎情緣

他繼續跟老戰友保持來往,可是戰友們也逐漸減少了。李維烈於2005年逝世,終年87歲。
我依約去訪問李維烈,當年他83歲,視力和聽覺都不很好,可是記憶很清晰。他展示好多枚飛虎隊的徽章和勳章,中國空軍的獎狀和獎牌,蔣介石夫婦的請柬,李宗仁與周至柔將軍等惠贈的個人照片,戰友們的集體照,以及當年他英姿颯颯的軍人照片等。這些照片和文物伴隨著飛虎空軍隊隊員李維烈上尉幾十年了,印證他一生中最光輝的歲月。
何永道飛虎情緣
她展示了兩枚飛虎隊的徽章給我看。她說,這是工程部隊長巴頓送給她的紀念品,她一直珍藏著。
陳蔚是上海立信會計專科學校的畢業生,從小在教會學校念書,她的英文程度好,英語也流利。1944年她到昆明飛虎隊的工程部擔任秘書兼會計,屬於飛虎隊的地勤工作人員。
她是1938年南來新馬舉行巡迴義演支援中國抗戰的武漢合唱團的團員之一,她是團里的女高音。
飛虎隊里的新加坡人

陳蔚於1952年來新加坡定居,並從事教學工作,2001年逝世,終年89歲。
這是一幀很有紀念性的大合照,因為飛虎隊的隊員曾在中國抵抗日本侵略期間,幫助中國打下很多日本飛機,對中國做出很大的貢獻。雖然飛虎隊的隊員已經逝世,他們的後人還很有凝聚力,聞訊前來舊金山歡迎現任的中國領導人。
其實新加坡也有飛虎隊隊員的後人,就不知道他們是否有與美國飛虎隊隊員的後人聯絡。
我訪問陳蔚的文稿刊登之後,接到一位男士的電話。他說,他的父親李維烈叫他打電話給我,他是真正的飛虎隊隊員,希望我能訪問他。
他記得當時在飛虎隊里有四個東南亞的海外華人:何永道、姚兆華、方彼得和他。
現年103歲的何永道1920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怡保,二戰時加入中國空軍參與抗日戰爭,是飛虎隊轟炸機師一員。1951年他來到新加坡,成為本地民航界先驅機師,為新加坡航空公司服務近30年。
何永道目前與73歲長子何建宇同住。新傳媒不久前以他的生平拍攝了一部三分鐘的紀錄短片《飛虎》(Flying Tigers),短片已在12月7日於新傳媒網絡平台放映。
李維烈曾到過多個地方執行49次任務,擊落兩架日本敵機。(國家文物局,新加坡國家博物館收藏,李維烈捐贈)
當年陳蔚已經88歲了,身體比較虛弱,但是記憶非常好,很詳細地告訴我她的生平閱歷。
2022年10月,他出版《飛虎情緣:何永道回憶錄》中文版,記錄他的人生經歷和二戰故事,也道出他與家人、戰友和愛人等的情誼。這些二戰期間在中國發生的許多重大事件都是他生命的轉折點。英文原著由何永道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哲學系教職員沈耀發聯合撰寫,於2019年出版。
空軍軍校畢業後他被編入飛虎隊,先後到印度和美國受訓,駕駛美國提供的戰鬥機越過喜馬拉雅山回到昆明。他曾到過多個地方執行49次任務,擊落兩架日本敵機。他曾擔任飛行教官,1947年退役前,是南京總司令部的第三署作戰處驅逐科參謀。
筆者曾於2000年得到前《聯合早報》總編輯莫理光的安排,訪問了一位飛虎隊的地勤工作人員陳蔚女士,她是莫理光的鄰居。
現年103歲高齡的何永道是飛虎隊的海外華人之一。(檔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