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加坡退休後的財務保障一直是備受關注的話題。最新研究顯示,若以新加坡退休人士每月1600元的平均支出計算,到2030年65歲退休人士至少需要55萬元,才能維持20年的基本退休生活。而對於生活品質要求更高、占比前20%的退休人士,按照每月4000元來算,退休則需要高達130萬元。
01 實現基本退休至少需55萬元
這一研究結果來自星展集團(DBS)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該報告基於對約200萬名旗下銀行個人客戶的匿名數據分析。分析師指出,新加坡人可藉助中央公積金、多元化投資組合以及房地產變現等方式來實現退休目標。
報告表明,退休人士的整體支出相比55歲至64歲的臨退休群體低62%,但依然面臨醫療通脹等壓力。公積金作為大多數新加坡人退休規劃的核心,其入息中位數占據了退休人士支出的一半以上。
不過,若期望實現更高品質的退休生活,退休人士可以選擇繳納全額存款和超額存款,以此提高退休收入。對於那些公積金入息無法滿足支出需求的人,提前通過投資等方式規劃退休生活就顯得尤為重要。
視頻號:南洋頭條
從年齡段來看,25歲至44歲群體在退休儲備積累方面明顯落後於年長一代。他們僅將15%左右的薪資用於投資,遠低於45歲至54歲群體(30%)和55歲至64歲群體(49%)。
此外,35歲至44歲的中年群體由於肩負撫養子女和贍養老人的責任,財務壓力最大,其負債略高於流動資產,主要負債來源於房貸、車貸以及信用卡貸款。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65歲以上退休人士的債務壓力很小,僅占流動資產3%左右。
02 房地產成國人退休資金重要來源
在投資偏好上,新加坡人的投資整體較為保守。在所有年齡段中,固定收益投資(包含國庫券和新加坡儲蓄債券)在投資配置中占比超過一半,並且年齡越大,固定收益投資占比越高。
比如,在55歲至64歲群體的投資配置中,高達73%為國庫券。這些政府債券在過去兩年吸引了大量投資,因為它們為退休人士提供了財務靈活性,同時避免了資本損失風險。
然而,從長期視角來看,它並非積累退休儲備的最佳資產。正如報告中所寫:隨著利率下降,高收益率可能難以持續,進而削弱其吸引力和整體回報率。

星展集團建議,鑒於年輕群體擁有更長的投資周期,可適當增加股票等資產的配置,以獲取更高回報。過去15年股票市場的年均回報率達到10%以上,遠超債券。另外,房地產在新加坡家庭財富中占比44%,是新加坡人退休資金的重要來源。
星展集團研究分析師陳偉祥表示,除了投資組合多元化外,新加坡的高住房擁有率使退休人士擁有很大的資金靈活性。99.7%的星展銀行退休客戶在65歲時已完全償清房貸,這意味著他們可以通過房地產變現,保障更舒適的退休生活。
退休人士可選擇多種房地產變現方式,如出租房間、減小住房面積,通過政府的樂齡安居花紅和屋契回購計劃等填補退休收入,也可通過星展銀行房屋凈值入息貸款,利用房子做抵押套現。
綜合來看,新加坡人在規劃退休生活時,需要充分考慮自身的財務狀況和投資偏好,合理利用公積金、投資組合以及房地產等資源,為自己的退休生活做好充足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