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2025 年世界幸福報告》新鮮出爐,新加坡在 147 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 34,較去年下降了四個名次。而中國台灣超越新加坡,成為亞洲最幸福的地方。
聯合國把每年3月20日定為國際幸福日。《世界幸福報告》從2012年起發布,在國際幸福日公布。它以蓋洛普(Gallup)世界民意調查中針對個人評估生活滿意度的調查結果為根據,對各國民眾的幸福感進行排名。
所考量的個人評估涵蓋六個方面,包括收入水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社會支持、健康(預期壽命)、生活自由度、慷慨程度,及政府清廉程度(感知到的商業及政府腐敗程度)。
01 新加坡跌至第34,中國台灣登頂亞洲之最
根據《2025 年世界幸福報告》,新加坡在 147 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 34,較去年下降了四個名次。而台灣地區超越新加坡,成為亞洲最幸福的地方。不過,新加坡在東南亞地區仍然位居榜首。除了中股票台灣和新加坡,其他擠入前 50 的亞洲國家和地區還有越南(第 46)、泰國(第 49)、日本(第 55)、菲律賓(第 57)和韓國(第 58)。

從全球範圍來看,芬蘭連續第八年蟬聯全球最幸福的地方,緊隨其後的是丹麥、冰島和瑞典,而幸福感最低的依然是阿富汗。整體而言,北歐地區是全球最幸福的區域。
02 排名下滑≠幸福縮水 專家揭示數據真相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今年排名下滑,實則新加坡的幸福感得分不降反升。正如《世界幸福報告》編輯之一王順博士所解釋,排名相近國家得分相近,細微波動更多源於他國數值變化,新加坡自身幸福根基依然堅實。

排名波動主因在於越南(↑3.5%)、泰國(↑1.8%)等鄰國的快速進步。"新加坡的幸福感得分實際從7.03微升至7.05,這相當於每天多出10分鐘的愉悅體驗。"
新加坡在 2023 年曾達到第 25 名的高位,如今雖有起伏,卻始終朝著提升民眾幸福感的方向砥礪奮進。
03 解碼獅城幸福方程式 四個維度的精密設計

1 維度一:經濟安全網
人均GDP 8.3萬美元(全球第5)支撐基礎保障
公積金制度覆蓋全年齡段,住房自有率89.3%
失業補助計劃:月薪30%-60%持續6個月
2 維度二:社會支持系統
組屋政策打造"垂直甘榜":每棟樓標配公共活動空間
社區關懷計劃:每個選區設24小時援助中心
"銀色網絡"項目:培訓3.2萬老年志願者互助
3 維度三:高效治理
全球廉潔指數第5,警察信任度達82%
政府數字服務普及率97%,平均辦事耗時1.2小時
防疫表現:2023年經濟復甦速度全球第3
4 文化韌性
小販文化申遺成功,每平方公里5個食閣
多宗教和諧指數連續18年維持A級
"技能創前程"計劃:全民每年500新元進修補貼
04 幸福新趨勢 共同進餐的治癒力

報告揭示:每周共同進餐次數每增加1次,幸福感提升相當於月薪增加200新元。新加坡以每周7.8次位列東南亞第四,秘訣在於
小販中心設計:75%餐桌適合4-8人聚餐
"無手機用餐區"覆蓋32%食閣
企業午餐補貼計劃:工作日最高報銷5新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