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新興趨勢或可威脅我國 宗教聯誼會強調促進宗教間關係重要性

示意圖。(圖:iStock)
本地16歲學生因自我激進化,欲在海外發動攻擊,被當局發出限制令。新加坡宗教聯誼會主席馬力肯受訪時提到,海外新興趨勢可能對新加坡構成威脅,強調促進宗教間關係重要性 。回教傳教協會、佛教居士林和道教協會則建議,要以同理心來教育年輕人。
內部安全局最新文告顯示,本地有兩名青年受極右翼極端主義思想影響而在內安法令下受處置。新加坡宗教聯誼會(Inter-Religious Organisation,簡稱IRO)主席馬力肯(Noor Marican)昨天(25日)接受《8視界新聞網》訪問時表示,由此可見,海外的新興趨勢可能對新加坡構成威脅。
「我們希望宗教領袖了解此類不斷變化的新興趨勢,並在可能的情況下,與不同利益相關者合作,以提高意識。」
他也說,宗教聯誼會希望促進宗教間關係,強調不同信仰的人士之間積極對話的重要性。
青年團促進跨宗教理解
馬力肯說,在宗教聯誼會,青年團也為來自不同宗教背景的年輕人,提供了促進跨宗教理解的平台,包括舉辦「咖啡對話會」(Kopi sessions),讓年輕人與資深宗教領袖交流。
他也說:「最重要的是為具有不同信仰的年輕人,創造一個有利的空間,讓他們公開討論自己的宗教身份和情感。」 更多有關宗教聯誼會青年團的活動,可瀏覽https://iro.sg/youth-wing/ 。
關注自己的圈子
他也說,預防激進化涉及整個社會,包括家庭、學校、工作場所和社區。
「關鍵是要相互照應,防止我們周圍的人孤立無援。家長、宗教教師和同伴,必須密切關注自己圈子裡的青少年,以便觀察他們是否有任何異常,比如他們突然特別孤獨的行為。」
他也提醒公眾,應對個人激進化的跡象保持警惕,並了解早期干預的重要性,但過程中也無需太多疑。
鼓勵批判性思維
馬力肯說,大家都在使用不同的網絡通訊工具,讓人們容易受到極端主義意識形態的影響。
「其中應對的辦法,是建立一個具有批判性思維的社會。我們不能盲目追隨從網上看到和聽到的信息,而應該向周圍的人傾訴,特別是當涉及到宗教團體的信息時,我們需要告訴旁人情況,以澄清事實。」
以同理心教育年輕人
新加坡回教傳教協會、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和道教協會今天(25日)也在Facebook發表聯合文告說,維護我國人民之間和平與和諧至關重要。儘管種族組織多年來努力促進種族與宗教和諧,但在這個社交媒體滲透我們日常生活的時代里,思想容易被誤導,尤其是年輕人。
「社交媒體的廣泛影響力雖然帶來眾多好處,但也我們也需要保持警惕。它易受影響年輕人的思想產生影響,包括從小就接觸社交媒體的弱勢孩童。我們必須以不偏不倚和同理心的態度應對這一挑戰,特別是在面對那些可能被極具說服性的言論錯誤引導,而走向極端主義和暴力信仰的人。」
三個組織也認同內安局的說法,表示這種分裂言論會造成深刻的社會分歧、放大偏見並鼓勵偏激者對少數群體使用暴力行為。
另外,他們也說,現有的康復方法應該繼續下去,而不是譴責這些年輕人。通過這樣做,我們有更好的機會讓他們能夠以洞察力,培養造福所有人的積極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