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一名婦女接到「警察」來電,在視訊通話時看到對方穿著警服就信以為真,聽信「警察」指她捲入洗黑錢案件的指控,在對方的威脅和恐嚇下,提取4萬新元存入指定銀行戶頭後,突然醒悟,意識到自己被騙。
受害者是61歲的鄭女士,她向新傳媒電台《城市線人》揭露,自己如何因為一通電話而陷入一場虛假的洗黑錢案調查,被騙光積蓄。
她是在上周四接到一通看似來自銀行的電話,對方聲稱有人盜用了她的銀行卡在Shopee上消費3150新元,隨後又被盜刷4000多新元。
對方告訴她,若要取消交易,就得先報警,並說他們那裡就有專門調查這種案件的警官可以協助處理。
鄭女士隨後接到「警員」的視訊電話,她看見對方穿著警察制服,背後有警察標誌,還能聽到鍵盤打字聲和對講機的聲音,於是就信以為真。
鄭女士聽到自己深陷警方調查,感到相當冤枉,但在對方的威脅和恐嚇下,她不敢向他人透露,甚至與朋友吃飯時也保持沉默。
隔天,騙子要求鄭女士去銀行提款,同時不允許關閉手機,「監視」她到銀行。
騙子教唆她向銀行撒謊,聲稱丈夫過世,需要用錢,提取4萬新元現金。
鄭女士把錢存入指定戶頭後突然醒悟,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立刻聯絡兒子並趕往警察局報案。 警方證實接獲報案,調查正在進行中。
鄭女士說,住家附近的警察局一天內就有至少3人陷入騙局。
網絡安全專家唐僡隆表示,鄭女士陷入的騙局帶有恐嚇成分。
他指出,人類的腦筋通常對壞的東西比較敏感,比如說,(對方會說)你可能犯了一些法,然後你的腦筋一直在尋找這個解決的方案。
「當這個騙子給她一個很簡單的解決方法的時候,她就會很容易地被這個騙子牽著走。」
新加坡警方今年2月曾發文告揭露這類型的騙局,指截至今年1月,已有至少148名受害者損失了18萬2000新元。
受害者會收到據稱是新加坡警察部隊或人力部等政府機構的來電或是視訊電話,並指受害者的銀行戶頭出現問題,需要驗證,要求提供銀行或個人資訊,例如密碼和一次性密碼。
在進行視訊通話時,受害者可能會被要求出示身份證、工作證或銀行卡。
警方強調,絕對不會要求民眾提供銀行戶頭密碼,或要求民眾匯款到任何銀行戶頭。
警方也建議民眾安裝ScamShield應用程式,保護自己,也千萬不要向任何人提供銀行密碼,包括一次性密碼,若收到疑似詐騙的訊息則可向WhatsApp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