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兩國實施免簽政策後,中國遊客赴新加坡旅遊的數量顯著增加,但是,一些遊客在新加坡發現,許多商家不接納現金支付,甚至有些商家對無現金支付收取額外的20分新幣費用。這種做法令許多中國遊客感到困惑,因為他們知道在中國,拒收現金是違法的。

圖源:FACEBOOK
實際上,新加坡的相關規定與中國存在顯著差異。在新加坡,商家可以合法地拒絕現金支付,只接受電子支付方式,根據《貨幣法令》,零售商若不想接受某些紙幣面值或限制硬幣使用量,只需發出書面通知告知顧客即可。這與中國的法規截然不同,儘管中國也在推廣無現金支付,但商家不得阻止消費者使用現金。
新加坡電子支付規定總覽
有些消費者擔心,新加坡的商家可能會把支付給銀行的交易費用轉嫁給消費者,從而提高商品價格。對此,新加坡銀行公會(ABS)已經發表聲明,儘管所有支付方案都涉及清算費用,但公會不鼓勵商家將這些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此外,PayNow服務已明確規定禁止收取此類附加費,違規商家可能會被終止服務。

圖源:FACEBOOK
新加坡雖然較中國晚一步普及手機支付,但已將無現金社會納入2014年提出的「智慧國」願景中。為了提高無現金支付的普及率,新加坡政府計劃將目前60%的使用率提升至90%。小販中心成為推廣無現金支付的重點,已有超過11,500名小販採用了無現金支付。政府將針對攤主的補貼政策延長至2025年底,以激勵更多商家加入無現金支付的行列。
新加坡金管局還提供了一系列準則,以確保無現金交易的透明度和消費者的理解。首先,告示必須用英語書寫,但金管局鼓勵使用四種官方語言(英語、華語、馬來語和淡米爾語)以服務更廣泛的顧客群體。其次,商家應確保告示清晰可見,不被遮擋,以便顧客閱讀。最後,告示必須引用相關貨幣法令,明確指出商家不接受的鈔票或硬幣面值。這些準則旨在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讓消費者在交易時能夠充分了解相關規定。
中國遊客在新加坡花了近10億新幣
新加坡旅遊局最近公布的2024年旅遊數據顯示,第二季度旅遊收入達到68億100萬新元,同比增長5.9%。中國遊客的消費貢獻最為顯著,以9億7000萬新元位居榜首。旅遊收益主要來自購物、住宿、觀光、娛樂和博彩等多個領域,均實現了增長,唯有餐飲業收入同比下降了4.3%。
相比之下,今年上半年的旅遊收入達到149億新元,同比上升了19.6%。然而,與第一季度相比,第二季度的旅遊總收益下降了15.6%。這一下降主要是由於購物、住宿和其他消費領域減少了約9%至14%,而觀光、娛樂和博彩的收益更是大幅下跌了28.4%。

圖源:FACEBOOK
專家分析認為,新加坡之所以能夠吸引眾多中國遊客前來購物,得益於其豪華的購物中心、優質的零售產品和頂級品牌,這些因素不僅促使中國遊客頻繁訪問新加坡,還延長了他們的停留時間。新加坡的世界級旅遊基礎設施、便捷的交通網絡和充滿活力的旅遊環境,無疑增強了其對商務和休閒遊客的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