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一個學期已經快結束了
疫情影響下,大家仿佛上了個假學
不過,就算再怎麼延期或改形式上課
這屆畢業生終究還是要面對找工作的事實

最近,Gradsingapore 發布了上一年度新加坡大學生的調查結果,它對新加坡13874名學生 (包括畢業生) 進行了調查。其中女生43.6%,男生56.4%。
這些數據,不僅僅反映了千禧一代的現狀,也側面反映出新加坡的求職市場。而在新加坡千禧一代的心中,到底想要什麼樣的工作呢?

小翼君今天為大家詳細解剖這份調查,為想來新加坡留學或者移民的朋友們提供一份未來就業參考。有任何相關問題,可以隨時諮詢小翼君哦!
01
專業經驗不多
綜合素質強悍
調查顯示,有一半以上的同學沒有參加過正式的實習。約三分之一的同學有過一份實習,有兩至三分實習的同學僅占12.5%。這個數據倒是令小翼君蠻意外的,不過考慮到新加坡大學生活豐富程度,也是能夠理解。

那麼參加過正式實習的同學們,具體都在忙什麼呢?
大部分同學都是做了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實習,也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做了完全不相關的工作內容。
占比第二多的群體有45.7%,他們樂於加入各類社會活動,包括學生社團、慈善及宗教團體、非政府組織 (即非商業化、合法的、與社會文化和環境相關的倡導群體) 等等。4.7%的同學參與了政治性活動。可謂是全面開花。

還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同學去到了國外進行實習和志願者工作,這一點倒是在意料之中。新加坡各個大學大多均有開放與其他國家和地區合作的學習、實習項目,從亞洲到歐美大洋洲,不失為一個絕佳的跳板。

雖然新加坡的畢業生專業經驗不是很多,但是在其他方面表現依然實力在線。除了上表所示的社會活動外,新加坡學生在主業學習方面也很強悍——竟然有三分之二的人都拿到了Distiction等級,意味著這些學生的成績幾乎都在4.0以上!實在是不簡單。
02
我不在乎薪水高低
對於一份工作,大家一般最關心的就是薪資水平了。我們先來看看上屆畢業生對於薪水的要求。56.6%的同學的年薪期望是在30,000至50,000新幣,平均一個月在2,500至4,100新幣。
根據《新加坡2019年四大高校畢業生起薪調查》中發現,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新加坡社會科學大學四所大學的平均薪水,中位數為3,600新幣,其實也是在大家的預期之內。

四所大學起薪具體情況分析,請戳今天第二條哦!
不過,在新加坡的畢業生眼裡,薪水其實不是最重要的,甚至被排到了最不重要的考量標準之一。

被首先考慮的五大求職因素有:光明的職業前景、合適的僱主領導風格、個人發展規劃、工作認可程度以及友好的同事關係。
而被誤解的重要考量標準「高薪」,則與創新的工作內容、有趣的產品和服務、有吸引力的工作位置以及工作本身帶來的地位聲望落在榜單最後。
可以看出,這屆畢業生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識,也更早地將職業規劃提上了日程。相比於老一輩的求職觀念,新一代對工作的「外在」並沒有太多執念。
他們並不需要它聽起來高端、體面、有意思,甚至不在乎起薪高低;只希望自己的未來是可預見有希望的,在付出勞動的同時也能獲得舒服的人際體驗。

另外,有趣的一點是:43.7%的同學預期一周的工作時間是41-50小時,一天的工作時間是8.2-10小時。不難看出,大部分同學還是能接受加班的。
03
對公司的審視與要求
即使每年都有一部分同學認為找工作有些困難,但是為了優質的工作,很多同學還是願意付出1個月到半年的時間,甚至有人願意花費一年的時間尋找自己的dream offer。

如果公司形象很差,即便錢給到位,也只有五分之一的同學願意加入。這說明,畢業生們對僱主還是有一定要求的。

而超過四分之三的同學已經做好了嘗試不同工作和崗位的準備。對工作選擇的態度,則變得更加開放隨性,而不再是只關注「鐵飯碗」了。

即便如此,大部分同學還是想在自己第一個就職的公司至少工作三年至五年。千禧一代雖然「喜怒無常」「情緒多變」,但還是很長情的!

畢業生們對僱主要求很嚴格,對自己要求更嚴格。工作生活的平衡很重要,不過,還是有超過一半的同學願意為了職業生涯的發展犧牲個人時間!真是叫人亞歷山大啊~~~

說了這麼多,最後來看看畢業生心中最受歡迎的僱主和最需要人才的行業都有哪些吧!

可以看出,會計與財務管理、銀行與金融服務、諮詢服務、快消品、資訊科技等行業依然是大熱門!
2020年的畢業生們可以做個參考,還沒來留學的小夥伴們也可以參考這個榜單選擇自己未來就讀的專業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