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號,當大家都在緊張的準備複習的時候,出現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壞消息:位於北山宿舍群一層,剛營業僅一個月的校園酒吧由於受到學校考試月的影響,將暫停營業,將於1月7日重新開張。

對此大家的反應各不相同。有的認為此舉有助於學生更專心點複習;有的認為不應該採取關閉這麼極端的方式,可以通過更溫和的縮短營業時間達到同樣的目的;當然,也有人覺得學生基本都是成年人,可以分辨孰輕孰重,用關閉酒吧這樣剝奪學生放鬆的權利的方法十分欠妥。
反正當小編班上十分喜愛喝酒的墨西哥同學聽到這個消息,他的反應是:

總之呢,這件事的背後和學校的理念與新加坡獨特的禁酒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分享下新加坡禁酒文化的淵源。
事實上,新加坡禁酒是一個十分偶然的事情,禁酒令本身也是一個十分年輕的法案。一切都源於發生在2013年的小印度騷亂事件。
2013年12月8日,新加坡時間晚上21:23分,一名印度客工在小印度跑馬埔路(Race Course Rd)和翰莎路(Hampshire Rd)的十字路口被一輛私人巴士撞倒後當場喪命,引發工友及路人不滿,聚眾包圍襲擊了肇事車輛,警車及隨後趕到的救護車。逾300名外籍客工參與此事,暴亂共持續兩個多小時。一位目擊者報告,一些暴徒呈現醉酒狀態,並且向警務和民防部隊人員投擲石塊、酒瓶及垃圾桶。這起事件是新加坡獨立後的第二起暴亂,也是自1969年種族暴動後40餘年內的首宗暴亂。
事件過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下令內政部設立調查委員會徹查騷亂原因,檢討應對現有外籍勞工聚集的措施,以法律為準繩,嚴懲肇事者。
與此同時,新加坡交通部長呂德耀在Facebook上發表文字,表示將考慮在小印度試行限酒措施。12月9日,內政部第二部長易華仁宣布,警方在事件發生的第一個周末對小印度商店實行禁止售賣酒精飲料的臨時性措施。

事件過後,新加坡政府經過研究,將責任歸結於是酒精惹的禍,並派出內政部官員到澳洲和美國取經。並在一年多後的2015年4月1日,正式出台並實施了禁酒令,具體內容包括:禁止市民在晚上10點30分至翌日早上7點間於公共場合飲酒,違例最高可判罰款2,000新幣或監禁3個月。
此外,餐館、酒店、酒吧和咖啡店等不受新法案影響,可按照售酒執照的規定時間內售賣酒精飲料,但顧客只能在店內飲用,不允許外賣帶走。違例售酒的商家將面臨更加重的懲罰,在本屬禁酒區的小印度和芽籠違例,懲罰則會再重50%
至此,新加坡正式成為了一個「今夜無人入醉」的國家。
官方民調顯示,八成民眾贊成新法,但一些境外媒體如海峽時報網路民調顯示七成五受訪者反對此法。

當然,作為一個服務業占重要比重的國家,禁酒令帶來的影響遠不止國民夜裡不能喝酒了這麼簡單。據報道,在禁酒令實施的頭半年裡,許多酒吧的營業額都跳水式下滑,有些甚至減少了70%之多,並因此出現了小小的酒吧關門潮。
2015年新加坡新加坡GDP增長率為2.89%,較前一年下跌了1個百分點,創自2008,09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新低。部分學者分析稱,除了國父李光耀病逝外,禁酒令也是導致當年經濟增長表現不佳的原因之一。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也逐漸熟悉並接受了這一法令。
2019年1月17日,新加坡內政部通過修正法令,將含酒精食品的禁令放寬。從18日起,晚上10點半後,這類食品將被允許在公共場所中售賣。

此前含有酒精的食品和酒精飲料一樣享受相同禁令
雖然力度不大,但無論如何,對於喜愛喝酒的人來說這都算個好消息吧。或許之後新加坡政府會慢慢放寬政策直至全面解除禁令也說不定呢~
今日小問
對於學校的酒吧關閉 或 者新加坡的禁酒令,你有什麼自己的看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