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封由新加坡4名資深醫生聯名簽署的信函,在網上引起廣泛討論。4位醫生建議新加坡防疫應遵循2M原則:Wear Mask(戴口罩),Stop Mingling(避免接觸),這與新加坡目前實施的政策稍有不同。

昨天,新加坡衛生部醫療服務主任麥國健作出了回應。 在公開信上,醫生們對政府說的只需「生病的人佩戴口罩」存在異議,他們相信只有每個人都帶上口罩,就會對雙方都形成屏障保護。 然而,麥國健認為,戴上口罩並不是防範冠狀病毒最重要的措施,更關鍵的是勤洗手和減少不必要的社交。

麥國健還說,新冠病毒是通過飛沫傳播的,目前沒有證據表明它是空氣傳播的。儘管戴著口罩,人還是會經常接觸許多可能沾有病毒的表面,例如我們離不開的手機。因此,保持個人衛生才是避免感染新冠肺炎更有效的方法。

作為信中的一員,Colleen Thomas醫生說,雖然這封醫生聯名公開信建議的「時刻戴口罩」一點與衛生部的說法背道而馳,但他們卻認為,從醫生的專業角度和義務來說,不防範未然,怕是疫情會越來越嚴重。 Colleen Thomas醫生舉例,在2003年非典爆發時,他的一位同事感染病毒,並傳給了母親,導致死亡。 由此可見感染者在醫院的隔離室中並不總是可追蹤和可控制的,加上新冠病毒較為溫和,可以讓人在不自覺的情況下把病毒傳給他人。

而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Hsu Li Yang 副教授則認為,4名醫生「在人民戴口罩,減少社交接觸下,新冠肺炎疫情有望在兩周內被控制」的說法不夠充分。 因為目前沒有證據表明,在戴好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就可以很好的防禦病毒侵襲,更何況是自製的口罩或圍巾。 Hsu Li Yang副教授也提出,如果只一味強調戴口罩,反而會帶來「只要戴了口罩,就能防止感染新冠病毒」的錯誤訊息。
至於很多人關注的潛伏期問題,2月11日晚,中國的鐘南山院士表示,有媒體引用其團隊的論文,說新冠病毒肺炎的潛伏期最長達24天,這麼說是不夠科學的。
因為在1099例中,只有1例患者報告的時間是24天,不能代表疾病的最長潛伏期。鍾南山團隊研究顯示,新冠病毒肺炎所有患者潛伏期的中位數是4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