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我國新的工作簽證申請規定將在9月生效,同時公布細節列出目前國家最青睞的27種工作,其中包括人工智慧(AI)工程師、網路安全專家,以及研發植物肉類的科學家。

新加坡將在9月1日起引進以積分為標準的「互補性評選框架」(COMPASS),作為發放工作簽證的依據。根據當局3月底公布的短缺人才清單,在農業技術、金融服務、綠色經濟、醫療保健、通信技術和海事等6個行業的27種工作,簽證申請人最高可多加20分。
綜合外媒報導,作為發放工作簽證的依據,分析人士指出,新計劃出爐後,將促使企業根據新加坡政府的經濟戰略,調整招聘策略。
在清單中占近半的通信技術領域,當局希望延攬到更多人工智慧和數據專家、雲端運算和網路安全專才,以及軟體開發人員,符合資格的專業人員可獲得期限較長的5年簽證。
每3年審查
在金融服務領域,招攬重點是高凈值個人和家族辦公室服務的投資顧問;農業科技方面,當局青睞替代性蛋白質食品應用科學家在內的人才,反映出新加坡想成為亞洲食品創新中心的願景。
新標準主要針對申請人與新加坡的互補性,就薪資、資歷、招聘企業多樣性和當地人招聘比率等4大方面,分別給予0、10、20分,要拿到40分以上才有資格申請就業准證(EP)。
短缺人才清單每3年審查一次,但如果有需要,當局將加快到每年審查一次,以便在靈活性和企業確定性之間求取平衡。
新加坡的外籍勞動力約占總人口564萬的四分之一。截至2022年12月,共18萬7300人持有就業准證,在外籍勞動力中占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