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你說錢包占座這種事情,就很考驗人性和素質。
人性經不起考驗,素質根本就是玄學。 so實用主義的新加坡,還是會在素質的基礎上,加以鐵鞭。

在我們習以為常的安全背後,是心思縝密的布局。
計程車司機
數據顯示,2020年共有5萬人登記加入通勤者守望相助計劃,以接收最新的犯罪趨勢和諮詢,包括在佳節期間需要警惕周圍的環境。

在新加坡,就連計程車司機都是警察的「線人」。
新加坡政府已經向計程車司機發放了反恐小手冊,並對他們進行反恐培訓,「新加坡,多了上萬的耳朵和眼睛。」

監控開「天眼」
科技資訊網站Comparitech.com針對全球120個城市的調查發現,新加坡共有8萬6000台公共電眼,城市人口564萬人,也就是每1000人就面對超過15台公共電眼。
打擊犯罪,讓罪惡無處遁形,但被吐槽威脅隱私。

國民兵役
這裡的小學生會參加制服組織,男童軍、女童軍。新加坡也實行國民兵役,適齡的新加坡男性都履行國民服役義務,度過約兩年的軍旅生涯。
這可和有些地方的「草莓冰」可不一樣,是扎紮實實的2年訓練。想像一下,走在新加坡路上的男性,多數都曾是軍人。
軍人給人一種充滿正氣的感覺,代表著防衛和守護,令人深感安全。

圖源:mindef
全民防衛
建築物的業主和承租人,會組成平安守望小組。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評估;建立安全監控體系;利用現有資源制定反恐預案。
商家也會加入監督,如果認為買家來歷不明且動機可疑,有責任向政府舉報。

守法,刻入國民基因
最後不得不說,這滿滿的安全感,更是新加坡老一輩人的努力。

數據來源:EDB 嚴刑峻法在李光耀時期已開始推行,「講衛生、懂禮貌」,老一輩的新加坡人還記得那些年的素質運動嗎?
但是,外媒可是對此群嘲過,說新加坡是Fine City,一語雙關的諷刺這裡是美好之地,也是「罰款之邦」。
但李光耀面對嘲諷,自信地說: 「
他們可以嘲笑我們
可我深信最後開懷大笑的會是我們

當初新加坡社會動盪、黑社會橫行,何來吸引外資發展經濟?這裡的政策向來是從住房、社會安全、穩定工作等等民生問題著手,從核心架構穩定整個社會。
經過自建國以來57年的努力,新加坡人早已經把守法、崇德、重秩序 刻入國民基因。

但,還是那句話:low crime doesn't mean no crime!
就像別人說手機防水,就非要把手機24小時泡在水裡去證明什麼嗎?
就算是安全,也不要用手機占位; 就算是安全,也不要忘記鎖門; 就算是安全,走夜路還是要提高警惕......
畢竟,人性經不起考驗,法律才是犯罪的枷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