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錢多人傻? 政府提出新法讓警方有權「凍結」受騙者帳戶

2024年11月13日   •   4788次閱讀

新加坡政府提呈新法案,授權警方在有理由相信受害者會向詐騙團伙匯款時,向銀行發出限制令(Restriction Orders,簡稱RO),限制受害者在一段時間內不能進行銀行交易。(海峽時報)

心甘情願把錢轉給不認識的人

有數據證明,新加坡人錢多、人傻,特別受詐騙分子「青睞」。

從2019年到2023年,本地詐騙案數量上升近五倍,從約9500起增至約4萬6600起。單單是2023年,詐騙金額就達約6億5200萬元。

最可怕的是,很多受害者是心甘情願把錢轉給不認識的人,詐騙者無需直接控制受害者帳戶,而是通過各種手法操縱,坐等肥水流進來。

就說今年上半年,86%的詐騙案是「自發轉帳」。

受害者就在我們周圍,各種詐騙術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詐騙技倆人們耳熟能詳,那些這麼容易中招的人難道真的那麼無知天真嗎?

新加坡人容易受騙的個中因素,需要社會學者、心理醫生、執法當局去進行深入分析。與此同時,加強保護網的工作還是刻不容緩,就算是侵犯到人們的一點個人自由也在所不惜。

警方未來將有權「凍結」受騙者帳戶

很多受害者是通過自動提款機轉帳給騙子。(海峽時報)

內政部兼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政務部長孫雪玲星期一(11日)在國會提出《防詐騙保障法案》(Protection from Scams Bill)。

法案授權警方在有理由相信受害者會向詐騙團伙匯款時,向銀行發出限制令(Restriction Orders,簡稱RO),限制受害者在一段時間內不能進行銀行交易。

發布限制令的決定取決於警方,前提是保護當事人,並且是在勸說都無效、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發出,但警方會考慮當事人或家人的意願。

限制令僅適用於通過數碼或電信渠道(例如電話、簡訊或網絡通訊)進行的詐騙案件,且沒有任何面對面的互動,不涵蓋傳統詐騙案件(例如受害者認識對方)。

限制令涵蓋的銀行服務包括自動提款機取款、所有信貸服務(包括信用卡交易、個人貸款),以及從銀行帳戶轉帳到其他帳戶(包括網上銀行、手機銀行、PayNow和櫃檯轉帳)。

當局會在保護個人安全和避免過度給他帶來不便之間取得平衡,所以將建立機制,讓警方允許受限制的受害人提取固定金額的資金,用於日常開銷和支付帳單。

這項新法還得經過國會的二讀辯論,相信屆時必引來議員的熱烈發言。

新法將是世界創舉

新加坡警方在中央商業區設立告示提醒大家小心詐騙分子。(海峽時報)

這項新法是新加坡在世界上的創舉。西方國家以個人自由為重,新加坡的新法一旦落實,當成為國際研究的對象。

新加坡沒有先例可循,如何為了公眾的利益,在有可疑跡象時,警方引用法律讓受騙人及時驚醒,免得一些人把棺材本賠得不清不楚。

所以新法的執行,關鍵在於如何取得平衡,不會給人們造成不便。

過去幾年來,警方已經跟銀行界加強合作,給公眾更多的教育,提高他們防詐騙的意識。

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方面執法也須要國際合作,單是保護公眾的利益還是不夠的,惡魔一直逍遙法外,任何保護措施都屬於被動的。

新加坡人防詐意識有提升

新加坡儲蓄銀行11月2日在義順區舉辦協助民眾在線上保持警惕的活動。(海峽時報)

非營利組織全球反詐騙聯盟(Global Anti Scam Alliance,簡稱GASA)和數據服務提供商ScamAdviser10月15日公布了《2024年亞洲詐騙情況報告》;報告數據來自對亞洲13個地區2萬4731人的問卷調查,當中新加坡人達1109人。

從去年8月至今年8月期間,詐騙團伙在亞洲13個地區(包括新加坡)估計騙取了超過6884億美元(約9041億新元)。

新加坡人的防詐意識顯然有所提升,受害者平均損失約2400美元(約3283新元),比前一年同期減少四成。但我們也不能高興得太早。

詐騙集團的手段和技術不斷提升,騙術人工智慧化,詐騙與防詐的攻防戰已上升到新一代的科技水平,各國的法律永遠落在後頭。

因此,各國的防詐立法不能只是頭痛醫頭,腳頭醫腳。新加坡的這項新立法搶在別人的前頭是一件好事,事不宜遲,值得國會大力支持。

「從中產到破產,只隔著一個新加坡?」——新移民中產家庭生存實錄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開頭的電話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萬次閱讀
剛剛,新加坡人又能再領300新幣補貼!
2025年07月02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鐘出國,中國製造
2025年07月02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毫無個性,冷漠!旅遊後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萬次閱讀
83歲蔡瀾安葬新加坡!來看看他筆下的海南雞飯和咖喱魚頭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看看七年內,新加坡地鐵是否通到你家門口?
2025年06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電信公司狂推「無國界」數據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他,畢業於清華、北大、牛津、南洋理工!卻在新加坡送外賣!現已回國,加入了美團
2025年06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撕掉"最貴"標籤!新加坡的平價生存法則
2025年06月28日   •   1萬次閱讀
新柔地鐵要來了!中馬跨境火車正式進入退役倒計時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你真的適合在新加坡生活嗎?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9576次閱讀
新加坡5大數字銀行!存款消費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9576次閱讀
看慣了珍珠坊熟悉的黃綠色外牆 你喜歡它紅艷艷的新裝嗎?
2025年07月01日   •   9576次閱讀
前夫搶人!她從杭州追到新加坡,只為奪回6歲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405次閱讀
新加坡華人正在消失?為啥70%華人選印度人做官,文化輿論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208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又新高!中國超過日本,成為新加坡人首選出國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7695次閱讀
全網最全對比!新加坡公民 & PR政府福利差異,一篇看懂值百萬
2025年06月26日   •   5985次閱讀
李光耀的遺憾: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如何分開的?
2025年07月01日   •   5301次閱讀
新加坡銀行轉帳手續費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788次閱讀
榜鵝海岸巴士轉換站啟用,舊站即將翻新,增風扇長椅
2025年07月01日   •   4104次閱讀
蔡瀾助理回應遺產分配:少去八卦別人隱私!新加坡財富傳承的三重密碼
2025年07月01日   •   3762次閱讀
蔡瀾走了,但他藏在雲吞麵里「活過」的答案,還在人間冒著熱氣
2025年06月29日   •   3591次閱讀
從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賣的背後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3591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