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萬張罰單
本地亂丟垃圾現象不減反增,去年當局所開出的罰單,按年就增加6000多張。
受訪民眾反映,街上確實看到更多垃圾,而要抑制問題不再惡化,則必須通過罰款和教育雙管齊下。
根據國家環境局發布的年度與可持續發展報告,當局在2021年針對亂丟垃圾開出的罰單約有1萬4000張,去年卻增加到約2萬零100張,高出43.5%。

多數受訪者都反映,近期確實有觀察到更多人亂丟垃圾的情況,一般常見的垃圾包括包裝紙、塑料瓶、菸蒂和食物等等。
找不到垃圾桶而亂丟垃圾?
談及他人可能亂丟垃圾的原因,受訪者大致上認為,可能跟垃圾桶數量有關。
有時在公共場合會找不到垃圾桶,結果很多人就只好帶著垃圾繼續走,等看到垃圾桶才扔掉。
有人曾在某地鐵站外看到隨地丟垃圾的情況。地鐵站沒有垃圾桶,所以大家可能只是把垃圾放在地上。

住家的垃圾槽是設置在個別組屋單位內的,需要蹲下才能扔到垃圾,且有時還會有蟑螂,這就促使有些居民索性將垃圾帶下樓扔,這樣卻導致垃圾桶很快就被填滿。
本地這些年來的人口越來越多,但「垃圾桶數量卻沒有跟著增加」。
罰款有效 但從小教育也很重要
至於要如何改善情況,罰款可以作為一種遏止人們亂丟垃圾的做法,但同時政府也可以繼續通過各種管道,引導人們不要亂丟垃圾。
執法的觸及度終歸有限,因此從小教育下一代很重要。
執法人員沒看到,就不會罰款,看到了就被罰款,但執法人員可以抓多少人呢?抓了2萬個亂丟垃圾的人,但可能實際上有5萬個,有3萬個跑掉。所以很多民眾覺得要從小培養,像日本那樣,它們從很早就意識到環保意識,所以它們會把不同的材料分類再丟棄,所以這種都要從小做起。
另外,當局也接獲更多關於民眾從住家亂扔垃圾的通報;從2020年到2022年,環境局平均每年調查了3萬1200起高樓拋物通報並部署了2600個攝像機。
當局平均每年採取1600次針對高樓拋物的執法行動,其中去年的執法行動大約有1100起。
當局持續通過設置人形站牌等方式,提醒人們不要亂扔垃圾和高樓拋物,也會通過法案加強屋主和住戶對於不要亂扔垃圾的責任感。

從2020年到2022年,當局一共開出約2200張勞改令(Corrective Work Order)。
國會通過環境公共衛生(修正)法令,以進一步應對組屋高樓丟垃圾問題,一旦有人從組屋單位亂拋垃圾,屋主或租戶將被當成肇事者。
高樓亂丟垃圾
本地高樓亂丟垃圾的案件持續增加,國家環境局在過去三年平均每年接到約3萬1000起報案,比之前三年多出六成。
新加坡認為需要採取更強而有力的行動從根本解決問題並防止高樓亂丟垃圾,將通過假定方式這麼做,讓組屋屋主和租戶承擔更大的責任,防止他們的單位發生亂扔垃圾行為。
當局將根據監視器畫面,或公眾提供的證據確認亂丟垃圾的組屋單位,有關屋主或租戶必須承擔責任,他們必須在14天內提供證明為自己脫罪,當局將酌情處理涉及年幼孩童,年長者和弱勢群體的個案。
案也將強化清潔行業的營業執照框架,通過三個級別的執照來區分企業的營運能力,第三級別執照不能夠更新,業者如果無法滿足特定條件進行提升,將無法繼續營業。

現有的清潔公司將可以輕易過渡到新框架的第三級別執照,他們將有足夠的時間,至少兩年提升能力,獲取更高級別的執照。
新執照框架將推動清潔公司創新和投資新技術,提高效率解決人手不足問題。此外,法案也將通過這個執照框架,確保業者為員工落實漸進式薪金模式。
新加坡一直以其整潔有序的城市環境而自豪,然而,近年來,亂扔垃圾的問題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為了維護城市的清潔,新加坡政府採取了一系列行動,包括制定罰款金額、行政處罰和相關規定等,以懲戒亂扔垃圾的行為。
新加坡政府對於亂扔垃圾採取了嚴格的罰款制度。對於亂扔垃圾的罰款數額一般根據違規的嚴重程度而有所不同。一般來說,罰款的額度分為輕微、中等和嚴重三個檔次。
對於輕微的違規行為,罰款數額可能較為輕微,通常在幾十到一百新幣之間。這可能包括一次性的小規模亂扔垃圾,如在公共場所的紙屑或菸蒂。
對於中等程度的違規行為,罰款數額可能會顯著增加,一般在數百新幣左右。這可能涉及到較大量的垃圾或者在禁止亂扔垃圾的區域進行的違規行為。

而對於嚴重的違規行為,罰款數額可能進一步增加,甚至可能達到數千新幣。這可能包括多次違規或者對環境造成較大危害的行為。
政府通過行政處罰來強制執行亂扔垃圾的規定。除了罰款外,違規者可能會面臨行政處罰,包括社區服務、環境教育課程等。這種措施不僅懲戒了違規行為,也強調了對環保法規的遵守,促使市民更加自覺地履行環保責任。

為了進一步明確對亂扔垃圾行為的懲罰措施,新加坡政府頒布了一系列相關規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環境公約》和《清潔公約》。這些法規詳細規定了垃圾分類、垃圾處理和亂扔垃圾的處罰標準,為相關執法機構提供了法律依據,以確保違規者能夠受到適當的制裁。
這一系列的措施不僅僅是為了制止個別違規行為,更是為了在全社會營造出一種強烈的環保氛圍。新加坡政府通過加大罰款力度和行政處罰力度,向市民傳遞了對環保的高度重視。此外,相關規定也為執法機構提供了執行的依據,使得對亂扔垃圾行為的打擊更為有力。
然而,要真正解決亂扔垃圾的問題,還需繼續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新加坡將能夠進一步改善城市環境,確保城市的清潔有序,為市民提供更宜居的生活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