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新加坡在世界上有「花園城市」的美稱,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新加坡人的禮儀!

新加坡人的禮儀
在社交場合,新加坡人與他人所行的見面禮節多為握手禮。在待人接物方面,新加坡人特彆強調笑臉迎客,彬彬有禮。對新加坡人而言,在人際交往中講究禮貌、以禮待人,不但是每個人所應具備的基本修養,而且業已成為國家和社會對每個人所提出的一項必須遵守的基本行為準則。
在開國之初,政府就注重「禮治」,立志要將 新加坡建成一個禮儀之邦。政府不但強調「不學禮,無以立」,而且專門編定了《禮貌手冊》,對於人們在各種不同場合所作所為是否符合禮儀,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人人講禮貌,生活更美好」,「真誠微笑,處世之道」,在新加坡早已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在新加坡,不講禮貌不僅會讓人瞧不起,而且還會寸步難行。

「 新加坡是一個罰款城市(Singapore is a fine country)!」
在新加坡,人們普遍講究社會公德。政府通過採用「法」與「罰」這兩大法寶,去促使人們提高社會公德意識。在今日的新加坡,講究社會公德,可以說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前往新加坡,對於這方面的情況,必須心中有數。例如,在新加坡,在公共場所人們不准嚼口香糖,過馬路時不能闖紅燈,「方便」之後必須拉水沖洗,在公共場合不准吸菸、吐痰和隨地亂扔廢棄物品。不然的話,就必受處罰,需要交納高額的罰金,有時還會吃官司,甚至被鞭打。在商務和公務往來中,男士通常要穿白色長袖襯衫和深色西褲;女士要穿套裝或深色長裙。在公共場所,穿著也不能過於隨便,尤其不能穿露肩、露背、露臍等服裝。
色彩禮儀
絕大多數的新加坡人都非常喜歡紅色。他們認為,艷麗奪目的紅色,是莊嚴、熱烈、喜慶、吉祥的象徵,而且還具有激勵人們奮發向上的作用。在一般情況下,過多地採用黑色、紫色不為新加坡人所歡迎。在他們的意識里,黑色、紫色代表著不吉利。另外,新加坡人對白色也普遍看好,視之為純潔與美德的象徵。新加坡的國旗,就是由紅色和白色兩種色彩構成的。

服飾禮儀
新加坡不同民族的人在穿著上有自己的特點。馬來人男子頭戴一頂叫「宋谷」的無邊帽,上身穿一種無領,袖子寬大的衣服,下身穿長及足踝的紗籠;女子上衣寬大如袍,下穿紗籠。華人婦女多愛穿旗袍。政府部門對其職員的穿著要求較嚴格,在工作時間不準穿奇裝異服。
相見禮儀
在社交場合,新加坡人與客人相見時,一般都施握手禮。男女之間可以握手,但對男子來說,比較恰當的方式是等婦女先伸出手來,再行握手。馬來人則是先用雙手互相接觸,再把手收回放到自己胸部。
交談禮儀
與新加坡人攀談之時,不僅不能口吐髒字,而且還要記住多使用謙、敬語。與此同時,對於話題的選擇務必加以注意。最受新加坡人青睞的話題,主要是運動、旅遊、傳統文化及有關經濟建設方面的成就。對於新加坡國內政治、宗教、民族問題,執政黨的方針、政策,以及新加坡與鄰國的關係問題,最好不要涉及。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那就是新加坡人對「恭喜發財」這句祝頌詞極其反感。他們認為,這句話帶有教唆別人去發不義之財、損人利己的意思。
儀態禮儀
新加坡人舉止文明,處處體現著對他人的尊重。他們坐著時,端正規矩,不將雙腳分開,如果交叉雙腳,只是把一隻腿的膝蓋直接疊在另一隻腿的膝蓋上。他們站立時,體態端正,而不把雙手放在臀部,因為那是發怒的表現。
小編髮現齊老師十幾年前去新加坡的照片:

餐飲禮儀
新加坡人的主食多是米飯,有時也吃包子等,但不喜食饅頭。馬來人用餐一般用手抓取食物,他們在用餐前有洗手的習慣,進餐時必須使用右手。飲茶是當地人的普遍愛好,客人來時,他們常以茶水招待,華人喜歡飲元寶茶,意為財運亨通。
商務禮儀
到新加坡從事商務活動的最佳月份是3月到10月,以避開聖誕節及華人的新年。當地工商界人士多講英語,見面時要交換名片,名片可以用英文印刷。在會談中儘可能不要吸菸。新加坡人不喜歡揮霍浪費,宴請對方不要過於講排場,尤其是在商務活動中,答謝宴會不宜超過主人宴請的水平,以免對方產生其它想法。

旅遊禮儀
新加坡公共運輸事業較為發達,在旅遊期間坐公車十分方便,每個車站都標有明顯記號。新加坡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商店的分布也有民族特點。如東部地區有個「馬來市場」,主要出售馬來服裝食品。新加坡政府極力阻止付小費,即便是對服務員的額外服務付小費,對方也有可能拒收。
新加坡人的禁忌
在新加坡,用食指指人,用緊握的拳頭打在另一隻張開的掌心上,或緊握拳頭,將拇指插入食指和中指之間,均被認為是極端無禮的動作。雙手不要隨便叉腰,因為那是生氣的表示。新加坡忌說「恭喜發財」,他們認為「發財」兩字含有「橫財」之意,而「橫財」就是不義之財。新加坡人對色彩的想像力很強,一般喜歡紅、綠、藍色,把紫色、黑色視為不吉利,黑、白、黃色為禁忌色彩。在商業上反對使用如來佛的形態和側面像。在標誌上禁忌使用宗教詞句。喜歡紅雙喜、大象、蝙蝠圖案。忌諱烏龜,認為它是種不詳動物,給人以色情和污辱的印象。用餐時不要把筷子放在碗或裝菜的盤子上,不用時,也不要交叉擺放,應放在托架、醬油碟或放骨片的盤子上。與印度人或馬來人吃飯時,注意不要用左手。新年期間不掃地,不洗頭,否則好運會被掃掉洗掉;不要打破屋裡的東西,尤其是不要打破鏡子。
新加坡人認為「4」、「6」、「7」、「13」、「37」和「69」是消極的數字,他們最討厭「7」,平時儘量避免這個數字。在新加坡,頭部視為心靈之所在,摸別人的頭會使人有遭受污辱之感。尤其不要摸小孩的頭,特別是馬來女生的頭不能摸。在公共場合不要擁抱或親吻任何人。新加坡政府法律規定在電梯里、影院內和一些公共場合嚴禁吸菸,違者可導致最高達5000新元的罰款。新加坡非常討厭男子留長發,也不喜歡蓄小鬍子者。在新加坡對嬉皮型男性管制相當嚴格,留著長發、穿著牛仔裝、腳穿拖鞋的人,可能會被禁止入境。
新加坡各民族都有特殊的禁忌。馬來人男子與賓朋相見時忌任意脫帽;兒子見父母時忌脫帽和吸菸;女孩在長輩面前忌盤腿而坐,一定要屈膝斜坐;探親訪友忌衣冠不整和穿鞋進屋。新加坡的印度族人,親朋相見,行合十問候禮,不宜握手或擁抱,男女之間更忌握手擁抱;許多印度族人討厭白色,將白色視為不受歡迎的顏色,吹口哨也屬違忌的不良舉動。
新加坡人的風土人情

節慶活動
新加坡日曆上印有公曆、中國農曆、印歷和馬來歷4種曆法,依各種曆法有許多節日。在保留各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新加坡政府鼓勵人們向新加坡統一民族文化習俗演變。
主要節慶有新年、印度族豐收節、新加坡河木筏大賽、印度族大寶森節、伊斯蘭教齋月及開齋節、耶穌受難日、哈芝節、衛塞節、端午節、新加坡美食節、國慶節、中秋節、齊天大聖誕辰、中秋賞燈會、印度族屠妖節、印度族九宵節、九皇爺慶典、印度族盜火節、印度族萬燈節、聖誕節等。
重要節日
華人新年:同中國春節。開齋節:伊斯蘭教曆10月新月出現之時。泰米爾新年:4、5月間。衛塞節:5月的月圓日。國慶節:8月9日。聖誕節:12月25日。
新加坡法定公共節日共計11天。除上述外,還有元旦、復活節、哈芝節、勞動節等。
飲食
新加坡餐飲彙集了當地的風味和來自世界各地的佳肴,有中國菜、馬來菜、泰國菜、印尼菜、印度菜、西餐、快餐等。由於歷史的原因,新加坡在飲食方式和習慣方面融合了馬來族和華人的烹調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菜是「娘惹食物」。娘惹是指過去居住在新加坡、馬六甲及檳榔嶼一帶的華人女性。就口味而言,娘惹食品是最特別,最精緻的傳統佳肴之一。
旅遊者在餐廳、酒店消費,須付10%的服務費與7%的政府稅及1%的觀光稅,郊區餐廳或小吃店不收服務費和小費,集市小吃攤也不須另付小費。為了大眾健康,所有有空調的餐廳一律禁止吸菸。

購物
新加坡商品豐富,來自世界各地的貨品琳琅滿目,從古典精緻的東方手工藝品、款式新穎的歐洲高檔時裝和皮革製品到先進的高新技術電子器材等無所不有。新加坡市場上有特色的商品主要有馬來蠟染花布、珠寶、古玩、陶瓷器、玉器、字畫等。新加坡的物價水平較高。
新加坡簽證
新加坡駐華大使館(北京)和駐成都、廣州、上海和廈門的總領事館從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八日起停止接收簽證申請。想在中國國內辦理新加坡旅遊簽證的朋友,可以到新加坡駐華大使館指定單位/旅行社遞交您的簽證申請。

為了提高新加坡簽證費用的透明度,自2017年2月1日起,新加坡簽證費用將統一固定為人民幣300元。 統一費用將包括簽證申請人支付給新加坡政府的簽證費用30新元以及授權旅行社所收取的簽證服務費。

申請旅遊或商務簽證必須提供以下材料。若有必要, 新加坡駐華大使館有權要求申請者提供其他材料。
1. 護照:護照原件及護照照片頁複印件。護照有效期應在六個月以上(從入境日期開始計算),並至少有一張空白簽證頁。
2. Form 14A 簽證申請表格(原件):一份用英文填寫完整,並有申請者親筆簽名的申請表格。
3. 彩色照片:二張(一張貼在表格上,另一張供掃描用)。照片應符合下列要求:兩寸,彩色,白底 的三個月內的近照;正面免冠(如按特殊宗教或風俗要求戴帽或配飾,帽子或配飾不得掩蓋申請者面部特徵)。
4. 中國身份證:原件及複印件。(註:申請商務簽證者,只需複印件)
5. 簽證費: 簽證費為每人30元新幣。簽證費一概不退。新加坡駐華大使館指定的單位/旅行社會收取簽證費額外的服務費。自2017年2月1日起,新加坡簽證費用將統一固定為人民幣300元。 統一費用將包括簽證申請人支付給新加坡政府的簽證費用30新元以及授權旅行社所收取的簽證服務費。 請在申請簽證前向新加坡駐華大使館指定的單位/旅行社查詢收費詳情。
6. 申請簽證需提供其他材料如下:
a. 在職證明:申請人若為在職員工,必須提供由就職公司出具的在職證明信原件一份。證明信中需註明公司同意其休假,並詳細註明申請者在該公司任職時間、職務及工資。在職證明信必須列有公司及有關聯繫人的地址、電話和傳真號碼。信函必須加蓋公章。
申請人若無工作,則必須提供證明其個人經濟狀況的文件,如銀行存款證明 (原件及複印件)。銀行存款證明的金額沒有具體要求但銀行簽發日期必須是簽證申請遞交日期的1個月內。此證明應能夠如實的反映您的經濟能力。
b. 戶口簿:申請者戶口簿 (全本,每頁:原件及複印件) 。如為集體戶口,可提供原件及複印件或在警察局辦理戶籍證明。
7. 若有必要,本館有權要求申請者提供其他材料,比如 V39A表格原件(介紹信)
8. 簽證遞交及領取時間:請通過本館指定的單位/旅行社查詢遞交及領取簽證的詳情。
9. 簽證辦理時間:一般三個工作日 (包括新加坡駐華大使館指定的單位/旅行社申請日在內)。
10. 簽證諮詢: 建議申請者及介紹人請仔細詳讀此申請內容。若有任何其他問題,可撥簽證熱線 +86-10-65329380 諮詢或聯繫新加坡駐華大使館指定的單位/旅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