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工作的你一定要知道的免費援助

2019年04月11日   •   4萬次閱讀

漂洋過海來到新加坡工作,環境不同,語言不通,很多人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看不懂勞動合同,不確定自己工作上的權益是否被侵犯,工作環境惡劣,被惡意辭退等等。

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成了一大難題

千里迢迢、孤身一人來到新加坡工作,環境不同,語言不通,很多人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

1.被中介坑

2.工資糾紛、工傷賠償

3.工作上被騷擾、虐待、侵犯

4.居住環境惡劣

5.不知道怎麼融入新加坡當地

6.看不懂勞務合同

7.不確定自己工作上的權益是否被侵犯

8.有勞務糾紛、需要法律援助

因為自己是外來客,很多人可能會先入為主地認為新加坡政府和各個機構會偏心本地僱主,不會幫外國客工解決問題。

有些人甚至不敢捍衛自己的權益,因為很有可能得了芝麻丟了西瓜——被僱主辭退飯碗不保。

有的人忍氣吞聲,導致問題加劇,直至演化到難以挽回的地步。

不少人會選擇諮詢朋友、網友,或者到中國大使館或者新加坡人力部尋求幫助。

除此之外,很多人並不知道幫助外籍勞工的主要力量是各類非政府組織(NGO)。

新加坡外籍勞工中心(Migrant Workers' Centre,簡稱MWC)由全國職工總會與新加坡全國僱主聯合會在2009年4月設立,旨在協助客工解決各種僱傭問題、薪金糾紛、工傷賠償、工作條件改善,以及為落難的客工提供食宿和庇護等援助和救濟。

除了勞務糾紛之外,新加坡律師公會也會為客工免費提供僱傭問題以外的法律諮詢服務。

新加坡外籍勞工中心主席楊木光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表示:「從早前的一些個案中,我們發現許多外勞不了解法律權限和程序,遇到糾紛時,有些會自行處理,結果觸犯法律。這項免費法律諮詢服務將能協助他們通過正當的法律途徑解決生活難題,同時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

律師公會無償服務(Pro Bono)辦事處總監林宇德受訪時指出,目前已有義務律師免費為外勞提供法律辯護,這些外勞捲入各種各樣的法律問題,包括住宿糾紛和工人毆鬥等。

設微信公眾號為中國客工提供僱傭信息

為了幫助到更多的中國客工,外籍勞工中心設立了微信公眾號,為中國客工提供各種僱傭相關信息和一個諮詢平台。

通過這個微信平台提供的信息包括客工常見問題(如薪資糾紛)的解決辦法、人力部宣布的僱傭相關信息、影響客工的新聞如惡劣住宿環境、詐騙電話等。

該平台也提供「自助」服務,客工可下載一些與僱傭相關的信息,例如如何計算加班工資、僱主可從薪水中扣除的款項等。

此外,客工也能通過這個平台更深入認識中心,了解它所提供的服務與聯繫方式。

楊木光說:「外籍勞工中心常接到中國客工來電,但中心過去舉辦許多客工集體活動時,參與的中國客工人數卻不多,由於他們普遍使用微信,我希望能通過這平台向他們傳遞各種重要信息。」

除了將正面信息放上微信帳號,讓客工更了解自己的權利與保障,楊木光指出,中心也會將處理過的負面個案如拖欠薪水等放上微信警惕客工,讓他們知道遇到這類問題時應如何求助。

外籍勞工中心主要通過中國大使館、新加坡義工,以及在宿舍及客工休閒中心舉行的活動等管道宣傳此平台。

您可以通過此平台向外籍勞工中心提出問題,並能在一天內得到回覆。

請長按二維碼,識別並關注關注此公眾號。

您也可以微信上搜索公眾號「SGPMWC」。

此外,您還可以撥打外籍勞工中心的24小時救助熱線及時尋求幫助(65362692)。

該熱線有19名接線生以13種語言協助不同國籍的客工,其中包括華語、淡米爾語、泰語和孟加拉語等。

中心執行理事長伯樂(Bernard Menon)表示,當接獲緊急來電時,中心會派職員在一小時內抵達客工所在處,因為一些緊急狀況可對客工造成威脅,如肢體暴力或傷害和強行將他們遣送回國以防止事件曝光等。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