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非盈利教育組織瓦爾基環球集團基金會(Varkey Gems Foundation)展開的全球教師地位指數調查(Global Teacher Status Index)公布,上一次的調查是在2013年。
該調查針對35個國家1000名16歲至64歲的受訪者,就學生尊敬教師的程度、家長讓孩子成為教師的意願,以及教師相較於其他行業的地位等指標,得出各國教師地位指數並進行排行。
調查顯示,新加坡中學教師的起薪比公眾設想的數目高出近一倍,不過,本地教師的工作時長也在35個調查國家中位居第二,每周的平均工作時間比公眾設想的多約七小時。
2018全球教師地位指數排名

調查也問及教師薪金,而數據顯示,按照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計算,本地公眾認為中學教師的起薪(包括花紅)是全年2萬8021美元(約3萬8400新元),但教師的實際起薪則是5萬零249元(約6萬8800新元),兩者落差近一倍,此差距在調查國家當中最為顯著。
受訪公眾認為,教師的合理起薪全年應是3萬4784美元(約4萬7700新元)。新加坡是調查國家中,教師實際起薪比公眾認為的合理起薪更高的七個國家之一,其他六國是葡萄牙、芬蘭、瑞士、義大利、德國及西班牙。
調查也發現,本地教師每周的工作時長(包括下課後批改作業與備課等)在35個國家中排第二高,平均為52小時,僅次於紐西蘭的52.1小時。不過,受訪公眾卻認為本地教師每周的平均工作時長是45.3小時。
在教師地位方面,新加坡的指數為51.7,比五年前調查的46.3有進步。在本次調查中,新加坡的教師地位在35個國家中排第10;2013年的調查中,新加坡在21國家中排第七。
此外,受訪公眾評估本地教育制度的平均分是7.1,比上一次調查的6.7高,並同樣在所有調查國家中名列前三,排在芬蘭(8.0)和瑞士(7.2)之後。

超過六成公眾認為本地學生尊敬教師
就新加坡而言,有63%的受訪公眾認為本地學生是尊敬教師的,五年前則只有45%的公眾持同樣看法。不過,僅三成的受訪公眾表示會鼓勵孩子將來當教師,比2013年調查的35%稍低。
受訪教師對上述調查的薪金髮現感到詫異,也表示已習慣一般人低估了教師的工作時間。
在西部一所中學執教的蔡姓教師(30歲)指出,中學教師一般上都是大學畢業生,因此公眾把起薪設想得太低讓他感到意外。
但他也指出,公眾不應誤以為教師的起薪有5萬多美元那麼多,因為這是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的數據,並不是實際收入。
他也說:「教師很多工作其實都得帶回家完成,尤其是批改作業,所以我們的工作時長遠比一般人想像的多。如果教師的行政工作能減輕,或是班級的學生人數能減少,那將有助降低我們的工作量。」
裕廊集選區議員、政府國會教育委員會成員洪維能受訪時則指出,公眾認為教師的起薪與實際數據有巨大偏差,可能是因為沒有考慮到教師所能得到的其他花紅、福利,以及獎勵金等。
他說:「教師是極為重要的職業,他們不只傳授知識,也培養價值觀,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如何學習的關鍵技能,因此理應獲得公平的報酬。」
根據教育部網站的資料,大學畢業生在接受教師培訓後,起薪介於每月2900元至3500元。
文章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