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最近好找工作嗎?就業形勢有變好嗎?

根據人力部發表的數據指出,裁員數量從上個季度的3,680下降至2018年第一季的2,320,5年來最低水平。
失業率也出現了好轉,從2017年12月的2.1%下降至2018年3月的2%。
不過,裁員數量減少、失業率下降,就表示工作一定很好找嗎?

不一定!
所以,在決定辭職之前,你必須先考慮這幾件事:
在辭職之前,先確認你的下一份工作

雖然這算是一種常識,但其實很多人在還沒有確定下一步的時候就已經辭職了。
這樣做,可能會給自己造成經濟上的壓力,畢竟每個月的帳單是不會耐心等到你找到新工作的。
所以,大家在丟辭職信之前,還是先忍耐。等到你與另一家公司簽合同後再辭職也不遲。
確保你有至少6個月的儲蓄

就算你已經拿到了下一份工作的offer,但在正式開工之前,那家公司還是有可能突然決定不僱傭你的。
因此,這6個月的儲蓄能到關鍵時刻就能派上用場。萬一發生了這種不幸的事情,你至少還能給自己足夠的時間再找其它工作。
確認你的通知期限

在確定離職之前,你得清楚自己的「通知期限」(Notice period)是多久,也就是說,你需要提前多久通知自己當前的僱主。
畢竟,你遞交辭職信以後,還需要在這段「通知期限」時間裡完成工作交接,也可以就此估計自己能夠開始做下一份工作的時間,給你的下一個僱主一個確切的開工時間。
向你的僱主要一份推薦信

正式離職之前,你也可以向你的老闆或上司要一封推薦信,畢竟這可以證明你在這份工作中的表現與能力,對你找下一份工作會很有幫助。
好好做一本作品集(portfolio)

用一本作品集(portfolio)來展示你在上一份工作中的成就吧,比如:你發表的文章、設計的文案、製作的廣告等……
有時候,用事實來證明自己的能力會更有效!
檢查自己的公積金(CPF)帳戶

正式離開之前,請一定要記得檢查自己的公積金(CPF)帳戶,確保公司有幫你繳交公積金。這些事情若是等到離開公司後才發現,就很難追究了。
更新你的網絡資料(尤其是LinkedIn)

僱主除了看簡歷,也會變成私家偵探,開始查看你的社交媒體頁面,以更了解你的為人。
所以,在寄出簡歷之前,先更新你的網絡個人資料,尤其是LinkedIn!因為僱主或HR最有可能從LinkedIn開始看起。
靈活利用各種渠道找工作
前面我們也提到了,雖然失業率下降,但不代表工作就一定會好找。所以,這個時候就更應該靈活運用各種渠道來找工作!

除了在線求職網站,你也可以回歸傳統方式,多參加一些招聘會,能夠現場與僱主聊聊,多結識一些朋友,多積累一些人脈關係,對於找工作、面試都會很有幫助。
辭職不是一件小事,所以千萬別衝動,至少也要做好上面說的這幾件事,再提交辭職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