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克拉碼頭是新加坡重要的貿易中心,但隨著1960年代的經濟轉型,碼頭的倉儲功能開始淡化。
1990年代克拉碼頭進行了第一次改造,定位家庭娛樂中心,但由於經營時間和交通限制,商業發展始終不溫不火,開業率不足8成。

2004年凱德啟動為期兩年的二次改造,在保留舊有建築文化基礎上定位城市社交生活的核心,並增加餐飲娛樂比例,出租率上升至95%。
通過南北人車不同的進入方式以及內外街的轉換,改造後的克拉碼頭克服了交通的限制,帶動城市及旅遊客群再次聚集。
克拉碼頭在改造中保留了大部分的倉儲建築,但在此基礎上運用牆面色彩、遮陽頂棚、LED燈光、內部循環降溫等手段,為消費者提供視覺、味覺和感官上的多重體驗。

此外在各個活動的節點,配置休閒廣場空間與開放空間,如碼頭邊平台、商店廣場等,並採用人行步道去連接。
牛車水歷史步行街區

牛車水、小印度等歷史步行街區,是新加坡的「唐人街」。在牛車水,至今依舊保留著不少過去的風采。在店屋林立的街道上,人們熙來攘往,傳統與百年歷史習俗薪火相傳。美食、特色禮品、充滿活力的氣息和豐富的文化遺產,購物中心、特色小販、傳統百年老店毗鄰而居,使牛車水成為新加坡人氣最旺的區域之一。

牛車水街道設計在Chinatown,隨處可見由就是的三層小樓改造的臨街商鋪,每家店前都有臨時攤點,架著雨篷,遊客可以隨意地穿梭在店鋪之間,享受購物的樂趣。
立面豐富,色澤明艷的建築景觀加上新加坡的六大名族以及殖民歷史,使得新加坡的建築充滿多元特色,兼容並蓄,新舊融合,不管是公共建築還是私人建築,都獨具特色。
綠色城市,美麗花園
綠色與商業互融
Westgate 綠色與商業

定位於精品生活方式的購物中心,細分家庭消費客群的需求,進行精緻生活方式的場所打造。每一塊綠色,每一個雕塑,都有一段相關的解釋,激發消費者的體驗感和探索感。
Vivo city 景觀與商業

Vivocity坐落於聖淘沙島對面的濱水之地,風景秀美,是一個愜意、有趣的購物中心。三樓設有空中的屋頂、戶外劇院及四個奧林匹克式泳池,空間夠遼闊,看得到海景、山色與纜車。
Vivo City的頂層空中花園不僅是周邊居民傍晚休憩的場所,更是城市旅遊客群飽覽海景的一大選擇。酒吧、咖啡等各類餐飲帶動大量客群聚集,使項目不僅是商場,更具備了景點的功能。
濱海灣花園 風景中的商業

新加坡國家公園局負責建設開發的濱海灣花園,象徵新加坡從「花園城市」(garden city)變身為「城市花園」(a city in the garden)。
設計師——除了呈現自然美景,使都市人也能享有在森林漫步的權利,並希望通過此項建設喚醒更多的環保永續意識。

設計的18棵擎天樹和空中步道的概念來自澳洲西部的巨人谷,相似的案例在加拿大溫哥華的卡布蘭諾吊橋公園也可見。

乾冷溫室花海穹頂,占地1.28公頃,相當於2.5個足球場,主要培育地中海型氣候的植物,白天館內氣溫介於23-25度,舒適涼快。
濕冷溫室雲霧森林,占地0.8公頃,仿造海拔1000至3500公尺的熱帶山林濕冷氣候,34公尺高人工小山和瀑布給人置身雨林的感受。
本文分享自商業地產雲智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會立即刪除並表示歉意。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