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源:海峽時報
另外,如果你錢很多超過最高收入線,那麼對不起啦,政府組屋不適合你,請轉向私人住宅。
所以在新加坡也有人戲稱,組屋是給「窮人」住的。(實際上有些人並不喜歡住公寓)

圖源:mothership
這麼看下來,新加坡的組屋只要滿足條件,想要購買其實並不難。
這不,日前就有一名網友爆料,自己在月入沒有超過2000新幣,還要養家的情況下,用了15年買下了一個四房式組屋單位:
新加坡男子等了15年終於買房!「我月收入不超過2000新」丨椰子媽咪

圖源:AsiaOne
選擇組屋的原因還有這些!
說起來,就連新加坡前任總統哈莉瑪,在當選併入住總統府前,也是住在義順的一個組屋單位里的。
走過組屋發展的幾十年,新加坡的組屋也與時俱進中,讓更多新加坡人愛上了它。

圖源:海峽時報
①新加坡組屋也越來越漂亮!
早年新加坡的組屋,因為建築理念和時間的原因,現在看起來會有些破破爛爛的。
但是,現在組屋已經和「廉租房」、「老破小」之類的評價完全搭不上勾了。榜鵝市鎮的綠色組屋,就是最好的例子。

榜鵝水濱台組屋,圖源:海峽時報
新加坡最後一個大規模開發的新鎮——登加,更是將森林搬到到現代化城市內,讓居民生活和綠色融為一體。

圖源:HDB
即使是老組屋,經過歷年的翻新(新加坡組屋每五年左右政府就會安排重新粉刷一遍外牆),也重新煥發出了新光彩。
像是波東巴西的斜頂組屋,找到光線和角度,也是拍照很出片的地方呢~

圖源:ins@my_world_travel_2021
而遍布在全島,經常可以看到的紅磚組屋,又透露出一種莫名的歷史感和滄桑感。
其質感和色澤在晨光的照射下,煞是好看,宛如置身異地。

圖源:wordpress@lanyu
回到紅山和新加坡南部瀕水區一帶,新式「公寓式」組屋達士嶺和杜生閣彰顯了新加坡組屋現代化的發展。

達士嶺組屋,圖源:新加坡旅遊局
位於達士嶺組屋50樓和杜生閣的47樓分別有一個空中花園,也是新加坡人和外國遊客平時很愛去的景點呢!
在這裡,可以俯瞰新加坡市中心以及南部山脊壯麗美景。

圖源:早報
可以說,新加坡的組屋,本就是新加坡相當美麗的一道風景線了~
②新加坡組屋也很保值!
很多人都說,新加坡的組屋不值得投資,因為可能幾十年大部分組屋收益都不會增加太多。(百萬組屋有特殊的地域屬性存在)
但是,實際上,組屋卻有可能是整個新加坡最保值的「資產」之一!

圖源:搜狐
2018年,新加坡總理在國慶群眾大會上對組屋地契政策作出了一系列解釋,表示組屋99年的地契其實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已經足夠屋主和他們的子女居住了。
若是發生地契到期後,組屋被政府無償收回的情況,政府也會幫助這些人「取得」另一個組屋單位!

這也就意味著,組屋在某種情況下已經成為了一種具有「保本屬性」的、值得長期持有的資產了。
即使要被政府收回,也完全不虧,畢竟屋齡久的房子維護成本也更高了,到時候還不如住進新發展的住房項目里呢~

位於加冷河一帶的組屋內有不少原本住在梧槽的組屋居民,圖源:MyNiceHome
③新加坡組屋更容易跨種族交流
新加坡的組屋,某種程度上也促進了新加坡各族群間的融合,維護了種族和諧。
為了取消各種族之間的物理距離隔閡,新加坡政府還特地考慮了每個組屋區的種族結構,確保和全國人口結構吻合,避免出現單一種族聚居區。

圖源:海峽時報
要是在一個組屋區內,政府覺得某某種族的家庭數量不足,一些空餘的組屋單位就只會開放給這些特定族群申購!
此外, 組屋還經常舉辦社區活動,促進新加坡人了解各個族群的風俗習慣,這些措施都加深了種族之間的互信和理解。

圖源:HDB
為了營造一個令幾百萬人民都能感到舒適的居住環境,新加坡政府對於組屋的規劃一直費心費力。
在香港01之前做過的一個節目中,有「新加坡規劃之父」之稱的劉太格表示,政府每次做的每件事之前,都要進行研究。最多時至少有12位博士一起合計出謀劃策!

從細節上看整體,在新加坡有個老梗就是:
如果居民區里大家為了走捷徑,把土路走成了小路,那麼政府就會把小路鋪成真正的路。

以人為本的概念,在劉太格的設計的「鄰里中心」中也有體現。
他認為,他的工作不僅僅是建造房子,而是需要為居民提供一個社區,一種生活方式。
綜合通盤考慮,他為新加坡制定了「鄰里中心距離最近組屋只應有500米」的概念。這樣才能讓一個區域內的居民都能享受到足夠的生活功能配套。

商場的不遠處就是組屋,圖源:SPH
這些年,新加坡也實行了多層次規劃體系。5-10年一展望,5年一修訂,50年一規劃。
人口規劃、願景、城市布局都包括在內,最新的一期新公布的規劃就是備受矚目的「長島計劃」。

圖源:Todayonline
這不開法律的支撐。1966年,新加坡就制定的「土地徵收法案」,允許政府強制徵收土地用於其他發展。
在強硬的征地手段下,新加坡原本有28個高爾夫球場,最終只剩下十幾個。
2019年,擁有百餘年歷史的岌巴俱樂部高爾夫球場更是說徵用就被徵用了,因為政府要發展南部瀕水區......

圖源:Todayonline
可以說,新加坡人只要一生下來,就大機率無需為住房問題擔憂。
也難怪有人說,生在新加坡,就能時時刻刻享受到「被安排的幸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