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先進位造業落實工業4.0技術,有哪些成效?

在逐步落實工業4.0的道路上,新加坡本地的中小型先進位造企業正取得顯著的進展。通過提升員工技能和引入3D列印等先進技術,這些企業成功降低了因列印失敗導致的材料損耗,實現了約70%的降幅。
最新發布的工作技能報告由精深技能發展局與博世力士樂培訓中心(Bosch Rexroth Regional Training Centre,簡稱BRRTC)共同發布。工業4.0代表了一種全新的製造方式,它完全改變了企業的生產、改進和產品分銷方式,通過將物聯網、雲計算、數據分析、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等新技術整合到生產設備和運營流程中,實現了巨大的生產效率提升。然而,這一轉型也帶來了一些挑戰,其中包括實施成本、技術知識不足以及熟練員工的短缺。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BRRTC與精深局展開了合作,通過與企業緊密合作,確認和分析問題,提出解決方案並提供培訓課程。這一合作的關鍵在於,它不僅僅是理論上的建議,還包括實際的方案落實和進展監測,以確保新技術和培訓的成功應用。
Tritan AMS是一家本地的先進位造企業,近年來有九名員工接受了BRRTC的培訓,以提高相關技術知識。通過引入裝有無線傳感器的3D印表機,他們構建了一個物聯網平台,能夠有效監測3D印表機內的材料類型、材料利用率和溫度等關鍵參數。這項技術改進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成功減少了材料損耗,使耗材開銷節省了約70%,僅去年一年就實現了約2萬3000元的節省。
精深局首席技能官吳純瑜博士表示,新加坡的戰略目標是在2020年至2030年之間,提高製造業的增值水平,將新加坡打造成為全球先進位造業的業務、創新和人才中心。因此,中小型企業在採納工業4.0技術、優化運營流程和提高產出方面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這一轉型不僅有助於提升企業競爭力,還有助於新加坡實現製造業的可持續增長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