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顧2023年,不難發現一些大環境的變動,如后冠病時代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以及科技業裁員潮,都在牽引著全球職場變化。
繼「精神離職」(quiet quitting)、「回力鏢員工」(boomerang employees)現象之後,又出現了新的職場術語——搗亂式辦公(又稱「渾沌工作」,chaotic working)以及「怒投簡歷」(rage applying)等。
招聘網站Indeed盤點了2023年的九個職場現象,在去年12月對1211名新加坡員工進行了一項調查,發現搗亂式辦公是本地職場最常出現的現象,1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有這種習慣。
什麼是搗亂式辦公?
「搗亂式辦公」具反叛色彩,可以理解為利用自己的工作或職位,來給予客戶或顧客好處,縱使這會對你所任職的企業或組織小有不利。
這種行為違反了工作常規,比如為顧客提供員工折扣、將自己在工作中獲得的免費票券隨機贈送他人,以及不斷地免費幫顧客升級餐點(如薯條加大)。
不僅是基層員工會做出此類行為,也有管理層不問理由一律批准所有大大小小請假申請,甚至幫屬下員工加薪。
當然,做出這種行為的員工分分鐘可能會受到公司處分,甚至丟掉飯碗。
奇葩的是,這類員工也沒在擔心會因此產生不良後果,因為早已對工作、工作環境或僱主產生厭倦。
第二名:悄悄打第二份工
本地職場第二常見的現象是瞞著僱主撈外快(moonlighting),有13%的受訪者表示正在打兼職工。
紅螞蟻就有朋友,有一份朝九晚五的正職,晚上和周末則當起司儀,偶爾還到網絡媒體當主持人,一人打三份工,外快賺得比正職還要多。
別擔心,這位朋友並沒有「荒廢」正職,工作表現還相當不錯。即便老闆後來發現他有兼職,也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朋友之所以沒有辭職,一方面是兼職的收入不穩定,另一方面則是想買房子,這就需要有一份穩定收入才能向銀行貸款。

(海峽時報)第三名:回巢族
12%的新加坡受訪者是「回力鏢員工」(或稱回巢族)。他們有些是被動,有些是主動離開現有工作崗位,過一段時間後再重新投入這個熟識的前東家的「懷抱」。
這個現象也不是2023年才有,但去年裁員潮後,此現象有顯著加速發展。
一名科技業職涯教練Kyle Elliott告訴Insider,在大辭職潮、裁員潮等情形發生時,這些員工的存在價值與影響受到認可,當取代他的競爭對手工作一段時間後被裁員,他們便又回到原本的工作崗位。
來認識一下「怒投簡歷」族

(ALAMY)
令人意外的是,新加坡只有7%的受訪者是「怒投簡歷」(也稱猛烈應徵)一族。
字面意義來理解就是:在現有工作感到不快樂或感到厭倦,進而化悲憤為動力,大量投履歷、應徵許多工作,希望憑著這股動力,在求職過程中找到更好機會,甚至更敢於開口,要求更優渥的薪資待遇。
「怒投簡歷」風潮從2023年初開始熱起來。該風潮有三大特徵:
1、不斷瀏覽求職網,留意最新的職缺資訊,即使目前仍在職,也持續為自己尋覓更理想的薪資福利。
2、大量寄送履歷,不在乎職缺、薪酬、工作內容、職場環境或其他條件,只要條件足夠吸引自己,就毫不猶豫大量寄送履歷和求職信。
3、以薪資福利為選擇工作的最優先因素。
嚴格來說,「怒投簡歷」並不是新現象。一向來,員工都會因為對薪酬、同事或上司感到失望而嘗試跳槽,但「怒投簡歷」是以更積極的方式來回應一個人的不滿。
對此,有人認為,如果能透過改變工作環境或轉行重拾工作熱情,也相當不錯。
求職者還能接觸許多新機會,其中可能包括過去沒想過的職缺。而且,求職者在過程中通常不會自我質疑,說不定會因此獲得意外的好職位。
但也有人質疑,這些「怒投簡歷」的員工忠誠度極低,為求更高薪資不斷跳槽,會不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得不償失?而且,未經思索就申請的職缺可能不適合自己,也可能會出現與目前職位類似的職場問題。
2024年的職場現象會是什麼?
Indeed估計,「瞞著僱主撈外快」、「怒投簡歷」和「精神離職」將會是2024年的三大職場現象。「精神離職」泛指人們降低在工作上的投入程度,人雖還留在崗位上,精神卻已抽離。
Indeed的新加坡、印度和東南亞市場總監Nishita Lalvan解釋說,(上述)的這些趨勢與薪酬不足、對工作場所的不滿、有限的職業發展機會和靈活性密切相關。
「越來越多員工會衝動地申請新職位、或通過在目前職位上『人在心不在』的方式,去表達他們的不滿。」
她指出,隨著生活成本的增加,求職者更有可能通過偷偷兼職來增加收入、發展新的技能、探索創業之路,以及利用遠程工作機會來「身兼多職」。
獵頭公司Ethos BeathChapman的亞洲執行長Richard Bradshaw則告訴《海峽時報》,員工不一定會因為沮喪而瘋狂投寄簡歷找工作。畢竟申請工作是個複雜過程,許多人可能只會在自己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內儘可能地申請。
Indeed預測,儘管「回巢族」是2023年的職場主要趨勢之一,在2024年卻會「墊底」。
Nishita解釋說,目前各大公司持續關注以及改善工作場所文化,「回巢族」沒了離職的最大推動因素,所以2024年「回巢」的情況會有所減少。
2024年職場上哪方面對員工最為關鍵?

(ALAMY)
Indeed還就員工最看重的工作特徵進行了調查。
靈活性位居榜首,有20%的員工認為這是2024年他們對理想工作場所的首要考量。其次是加薪(16%)、晉升和職業發展(14%),以及學習和培訓機會(13%)。
Indeed的調查發現,與那些認為公司文化不錯的員工相比,認為自己身處消極工作環境的員工離職可能性會高出四倍。
超過一半(53%)的受訪者表示對目前的工作感到滿意,他們不打算換工作,僅有31%的員工表示他們將在2024年尋找新工作,以實現他們的新目標。其餘16%對另謀高就持中立態度或尚未決定。
希望在2024年跳槽的員工中,42%的人表示,他們希望加入規模更大的組織,以獲得更好的資源、薪酬和職業前景。
對此Richard指出,穩健、具前瞻性的中型企業往往更有可能提供更好的資源、薪酬和職業前景。但是規模更大的公司也聘請更多員工,競爭也更大。
換句話說,要爭取到這些資源,自身還得要有兩把刷子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