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姐妹島。(圖:許凱菱)
本地非營利組織「我的社區」(My Community)從本月起推出免費導覽活動,帶領公眾探索我國的四個外島,包括剛在去年10月重新開放的姐妹島(Sisters' Island)。
在這個名為「Welcome to My Island Home」的社區遺產之旅中,導覽員將帶領公眾探索姐妹島、龜嶼島(Kusu Island)、聖約翰島(St John's Island)和烏敏島(Pulau Ubin)這四大外島,讓你邊走邊了解這些島嶼的歷史與背景。


「我的社區」(My Community)從本月起推出免費導覽活動,帶領公眾探索我國的四個外島。(圖:許凱菱)

「我的社區」(My Community)從本月起推出免費導覽活動,帶領公眾探索我國的四個外島。(圖:許凱菱)

「我的社區」(My Community)從本月起推出免費導覽活動,帶領公眾探索我國的四個外島。(圖:許凱菱)

原來,香灰莉(tembusu)是新加坡的非官方國樹。(圖:許凱菱)
記者今天(1日)受邀參與姐妹島的媒體預覽,除了可以對姐妹島有更深入的認識以外,還有機會聽導覽員分享自身體驗,了解到新加坡其他鮮為人知的島嶼。
你聽說過安樂島(Pulau Senang)和塞查赫島(Pulau Sajahat)嗎?你知道新加坡共有幾個島嶼嗎?
其實,新加坡一共由64個島嶼組成,包括新加坡主島和63個岸外島嶼。
記者今天也學到,原來除了國花以外,新加坡也有非官方「國樹」——那就是香灰莉(Tembusu)。

54歲的導覽員柯文忠。(圖:許凱菱)
探索外島是「出國」的好機會
54歲的柯文忠當導覽員已有約十年的時間。受父親影響,柯文忠從小就對新加坡的島嶼非常感興趣,從五、六歲開始就吵著要父親帶他探索不同的島嶼。
談到為何喜歡探索不同島嶼時,他說:「我很喜歡去旅行,所以到這些島嶼去探索是一個讓我無需花太多錢又能『出國』的好機會。我也可以更加了解新加坡擁有的島嶼,尤其是外島。」
柯文忠說,「我的社區」正在慢慢擴大導覽活動的範圍,希望能提供更多的導覽活動,讓更多國人有機會認識不同島嶼的歷史與背景。
「公眾可以期待通過這些導覽活動來認識這些島嶼的文化和歷史,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我認為新加坡人應該了解這些島嶼究竟有些什麼,它之前曾經是什麼,還有它現在又變成了什麼樣子。」

姐妹島海洋生態園的潟湖。(圖:許凱菱)

從大姐妹島可見不對外開放的小姐妹島。(圖:許凱菱)
姐妹島、龜嶼島、聖約翰島和烏敏島的導覽活動會在每個月的第二和第三個周末進行,每次僅限25人參加。
有興趣的公眾可上網了解詳情和報名參加導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