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被迫在中美之間站隊,東南亞50.5%受訪者選擇中國。

這是選擇「站中」人數首次超過選擇「站美」的。
在2023年,只有38.9%選擇「站中」,高達61.1%選擇「站美」。
過去幾年,選擇「站美」的比例逐漸上升;不過,今年出現了大反轉。
我們來看看歷史數據:

這是4月2日新加坡智庫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發布《東南亞態勢報告》的調查數據。該智庫已連續六年發布這個調研報告。


61.4%認同「人類命運共同體」
對於中國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東南亞61.4%受訪者表示認同,新加坡57.1%表示認同。表示認同最高的是馬來西亞,73.7%;最低的是菲律賓,39.6%。
為了應對中美競爭,東南亞國家37.2%受訪者認為應該加強與歐盟的戰略關係,27.7%認為應該與日本加強戰略關係,10.5%認為與印度,9.5%認為與澳洲,9.2%認為與英國,5.9%認為與韓國。

選擇歐盟最高的國家是越南,比例高達61.5%;最低的是汶萊,占20.8%。
選擇日本最高的是菲律賓,比例為35.8%;最低的是寮國,16.3%。
選擇印度最高的是泰國,比例為15.9%;最低的是菲律賓,2.8%。
最有經濟影響力的國家
59.5%受訪者認為,在東南亞最有經濟影響力的國家是中國;只有14.3%認為是美國。

48.0%東南亞受訪者對美國的經濟影響力表示擔憂,比去年的34.3%高很多;表示歡迎美國的經濟影響力的有52.0%,比去年低很多。
對美國經濟影響力表示擔憂的,最高的是寮國,高達92.3%;表示歡迎的,最高的是汶萊,為83.3%。
最有戰略/政治影響力的國家
43.9%受訪者認為,在東南亞最有戰略/政治影響力的國家是中國;25.8%認為是美國。

59.0%東南亞受訪者對美國的戰略/政治影響力表示擔憂,比去年的44.2%高很多;表示歡迎美國的經濟影響力的有41.0%,比去年低很多。
對美國戰略/政治經濟影響力表示擔憂的,最高的是泰國,高達80.4%,其次是寮國,79.2%;表示歡迎的,最高的是菲律賓,為58.5%。
新加坡對東協發展貢獻最大
66.0%受訪者認為,新加坡對東協(中國稱「東協」)發展的貢獻最大;41.5%認為是印尼,29.9%認為是泰國,18.5%認為是馬來西亞。

軟實力:選擇在哪裡工作/生活?
22.4%受訪者說,如果有選擇,仍願意在東南亞居住或工作。17.1%選擇日本,15.9%選擇美國,4.8%選擇中國,0.7%選擇印度。
選擇到中國工作或生活的,最高的是寮國,達14.4%,其次為柬埔寨,7.9%,第三是新加坡,5.5%;最低是菲律賓,為0.5%。
選擇到美國工作或生活的,最高的是緬甸,達35.4%,其次為柬埔寨,33.3%,第三是菲律賓,20.5%;最低是馬來西亞,為3.6%。新加坡也是個位數,只有9.2%受訪者選擇到美國工作或生活。


在選擇「東協國家」的446人當中,選擇新加坡的最高,有28%,選擇泰國的13%;選擇汶萊、印尼、越南的各有9.7%。
軟實力:選擇去哪裡旅遊?
在「首選旅遊目的地」當中,選日本的最高,有30.4%,其次是東南亞國家、韓國、歐盟國家、澳洲。

只有6.9%選擇到美國旅遊,5.9%選擇到中國旅遊。
選擇到中國旅遊的,寮國比例最高,其次是越南,之後是新加坡。
菲律賓選擇去中國旅遊的最少,比例為0%。

本次調研的受訪對象為1996人,來自東南亞十個國家,分布平均。
本科以上學歷為80%,初中/高中為20%。
受訪者平均分布於五個領域:智庫、非政府組織或媒體、政府機構、商業界、國際與區域組織。
網絡資料整理丨來源
網絡資料整理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