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截至今年6月1日,新加坡選民冊上的合格選民有271萬3051人,比去年9月總統大選時多3644多人。
選民增幅最大的集選區是淡濱尼,增加2.57%;選民減幅最大的集選區是東海岸,人數少了1.75%。
主管公共服務的新加坡教育部長陳振聲周二(7月2日)代表新加坡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以書面答覆宏茂橋集選區議員顏添寶的相關提問時,作出上述透露。
陳振聲也公布了各集選區和單選區的合格選民人數,在去年9月1日和今年6月1日的比較。選民最多的宏茂橋集選區,選民人數從18萬9798減少到了18萬8722人,少了1076人;在選民最少的裕華單選區,選民人數則從2萬零817減少到2萬零349,少了468人。

新加坡教育部長陳振聲
根據統計,選民人數變化最大的集選區是淡濱尼,人數從16萬零227增至16萬4339,增加2.57%。選民增幅最大的單選區則是豐加北,從3萬4360人增至3萬8883人,增幅13.16%。
選民減幅最大的集選區是東海岸,從12萬3961人減至12萬1786人,減幅為1.75%。
至於單選區,拉丁馬士的選民減幅最大,從2萬3620人減至2萬2867人,少了3.19%。
新加坡選舉局6月18日宣布已完成修訂選民冊,並自6月19日起至7月2日開放新加坡公民查閱。
黃循財是在5月20指示選舉註冊官,在7月31日前完成修訂選民名冊。
至於負責劃分選區的選區範圍檢討委員會,目前尚未成立。
另外,陳振聲代表黃循財以書面答覆工人黨盛港集選區議員蔡慶威的提問時說,當選區範圍檢討委員會成立時,新加坡總理將制定其職權範圍。
過去選區範圍檢討委員會要負責檢討選區劃分,並建議集選區和單一選區的規模和數量。在檢討過程中,委員會將考慮自上一次選區劃分之後,各選區因人口遷移和住房發展而產生的選民人數變化。
陳振聲說,在過去三屆大選中,新加坡總理也指示這個委員會縮小集選區的規模,並設立更多單選區。
新加坡選區範圍檢討委員會的成立是大選何時舉行的重要風向標。過去兩屆大選時,新加坡政府都是透過議員的國會提問,公布這個委員會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