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鬧得沸沸揚揚的南中國海海牙仲裁案,一個以訛傳訛的說法是「李顯龍表示,海牙仲裁庭的裁決對各國主權聲索做出強而有力的定義,望各國接受仲裁結果」。

(李顯龍2016年講話)
李顯龍這番話其實包括兩個部分。首先,他的原話是「(仲裁庭的)裁決對國際法做出強而有力的定義(the ruling of the tribunal has made a strong statement on what the international law is)」。他是冀望各國「以國際法為原則處理國際糾紛」,而不是所謂的冀望各國「接受本次仲裁結果」。
這兩者是什麼差別,看懂了嗎?

(李顯龍講話的原文很容易就在總理公署官網找得到)
其次,李顯龍接著補充,理想中的國際秩序是靠國際仲裁維護的,國與國之間發生糾紛時,最好是以公認的原則進行仲裁和裁判,不過,大國為了維護本身的利益,不一定遵守這個原則。
李顯龍進一步舉例說,美國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的締約國之一,但美國參議院拒絕批准這個公約,那麼美國就很難敦促其他國家根據公約解決海上糾紛,中國不接受海牙仲裁,在國際上並非先例。
簡中網上的這些文章,從來沒有提在同個講話中,李顯龍對美國不遵守國際法的批評,並指出中國不接受仲裁併非先例。而是一窩蜂誤導為「李顯龍望各國接受仲裁結果」。
奇怪的是,這些文章偏偏很多人愛看。

其實,早在2018年,中國官方媒體就嚴厲批評過「浮誇自大文風」,指責一無事實骨架,二無內容血肉,三無思想含量。六年過去了,看來,「嚇尿體」現在依然流行。為什麼呢?
大概是:一、安全:說這些外國慌了、嚇傻了,這很安全,不會出問題。
二、熱鬧:看熱鬧不怕事大,別人的糗事是越大越好,嚇慌了越慌越好,嚇傻了越傻越好。
三、榮耀:別人嚇傻了嚇慌了,是因為自己的強大,對方越是慌,自己越是強大,越是榮耀。
所以,新加坡只好又一次慌了。
ABC丨編輯
LEO、HQ丨編審
網絡整理資料丨來源
網絡整理資料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