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美國總(網)統(紅)特朗普的一條推特(又)讓全網炸了:

意思大概是說,WTO(世貿組織)你是在逗我麼?現在一些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依然聲稱自己是「發展中國家」,以逃避世界貿易規則,並獲得特殊待遇,不管管麼?!
特朗普還表示,已經指示了美國貿易代表採取行動,不要讓這些國家鑽系統漏洞,占美國的便宜。

(藍色為已開發國家,灰色為發展中國家)
因為中美貿易摩擦,這一發言明顯針對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大出口國的中國。But,特朗普還順帶點名了這些經濟體:新加坡、韓國、汶萊、科威特和阿聯等。
躺槍的新加坡瞬間就亮了!新加坡各方面高度發展,人均GDP又高,居然不是已開發國家?
嚴重懷疑特朗普是看了電影《瘋狂的亞洲富豪》才盯上新加坡的,你們砰砰砰在濱海灣炸煙花,結個婚直接包了一座島,這麼有錢,居然好意思說自己是發展中國家?好意思嗎?!

撇開特朗普式暴躁,為了確保他沒有唬我們,新加坡眼特別去查了聯合國2019年發布的經濟體報告,嗯,新加坡真的是發展中經濟體!

目前,全世界有39個發達經濟體和154個發展中經濟體。
比較尷尬的是,新加坡這個「發展中國家」的名號,是「自我認定」的......難怪特朗普不服氣啦,你說是就是咩?

(中國、韓國也是「自我認定」的)
其實,WTO對於「發達經濟體」或「發展中經濟體」沒有明確定義,也沒有設立任何基準來確定其成員國屬於哪一類,完全取決於各成員國自行認定屬於哪一類。
所以,「發展中經濟體」普遍被認為是還沒有與美國等發達經濟體競爭的實力,它們享有更多的時間開放經濟,有更多的餘地補貼出口,並在世貿組織的爭端解決機制中占優。
和美國比是嗎?嗯,那新加坡就更尷尬了......
根據世界銀行報告,2018年新加坡人均GDP達到6.4萬美元,美國的人均GDP為6.26萬美元。

事實上,新加坡挺過了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從2011年起,人均GDP就已經超越美國了。

當然,除了領先的人均GDP,新加坡已經是一個非常自由和開放的貿易體系了,對進口商品徵收的關稅也很低。
目前,除了酒類、菸草產品、石油產品以及車輛,全球超過90%的貨物可以自由進出新加坡,不需要繳納關稅,只在新加坡進行銷售時徵收7%消費稅。
新加坡還與多個國家地區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FTA)可以繞開關稅及非關稅壁壘,獲得更多貿易利益。

(新加坡港貨櫃碼頭是世界上最繁忙港口之一)
在外匯管制方面,新加坡自1968年起逐步放寬,1978年6月1日全面開放外匯市場,取消外匯管制。新加坡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自由港」,也提升了它的國際競爭力。
今年5月,在評估包括經濟表現、政府效率、商業效率和基礎設施四大項目後,新加坡超越美國,被評為全世界最具有競爭力的經濟體。

(自1989年開始發布的IMD全球競爭力排名,是目前世界上最權威的)
在福布斯發布的《2019年最適合經商的國家及地區》排行榜,新加坡名列第八。大約有2.6萬個國際公司立足新加坡,三分之一的世界500強公司選擇在新加坡設立亞洲總部。
最近大家熟知的搬來新加坡的大公司,便是老闆先後買了兩棟豪宅的戴森了~戴森進駐新加坡是為了開拓亞洲市場和投入新產品研發,特別是電動車。

除了金融商業方面,新加坡在教育、安全、環境、衛生等領域也居於世界前列,經常被評為「宜居城市」。當然,還因為生活成本高,屢次上榜「世界最貴城市」......

(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腦補一個新加坡的OS:去年特朗普來參加特金會時,那頓午飯就不該請他吃好的,現在嫌你裝窮了~

(圖源:新加坡總理公署)
其實,新加坡自己也挺矛盾的,已故建國總理李光耀回憶錄名字就叫:新加坡,從第三世界到第一世界。

眾所周知,第一世界國家一般指美國、歐洲等已開發國家,第二世界國家指新興工業化國家,第三世界國家指位列中低收入的發展中國家。重疊兩套標準來看,那新加坡就是第一世界中的發展中國家?
好吧,有錢這一點可以認,但是新加坡可沒有利用「發展中國家」的身份,獲得優惠哦~
今天,新加坡貿工部對於特朗普的言論表示,新加坡並未在談判協議中,使用過WTO針對發展中國家的優惠和特別待遇(special and differential treatment)。但是對於特朗普要求世貿組織改革的提議,新加坡表示支持。
特朗普此前明確指示美國貿易代表,如果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實力表明他們不需要優惠待遇,那麼就「使用一切可能的手段」讓WTO阻止它們自稱發展中國家。
若WTO在90天後未取得「實質進展」,美國將單方面不再認定這些國家和地區為發展中經濟體的地位,並不再支持他們加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
最後,我們的心愿是:世界和平!謝謝大家~

PS:這是2017年說的話,現在已經9012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