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首個感染社群永泰行9人全部出院,當地「武當」派防疫走火~
剛剛,新加坡又增4起新冠病肺炎確診病例,其中3起與科學園路的Wizlearn Technologies感染群有關,2人出院。新加坡共累計確診106例,治癒74人。

今天,新加坡防疫一線再傳捷報,新加坡首個感染社永泰行,9名感染者「全員」出院。如今,新加坡每天的出院人數,都超過了確診人數,治癒率近70%。

從「佛系」防疫到獲得中國「爆款」醫生張文宏眼中的「武當派」防疫,表面看似波瀾不驚,實際外柔內剛,殺敵於無形。萬事通已經迫不及待地要和你分享這些好消息啦,快開始吧~

永泰行9人全部出院
1月23日,新加坡出現第一例輸入性新冠肺炎患者。從此,新加坡便與病毒展開了這場持久戰。
境內人傳人現象突出,新加坡永泰行,當地知名的中藥行成為首個感染社區,職員、職員家屬相繼9人感染,一時間人心惶惶。

起因是一組來自中國廣西的旅遊團到永泰行購物,與之接觸過的一名28歲和一名是48歲的女店員(第19例和第20例)被確診。很快,病毒仿佛長了腳。 48歲女店員的44歲女傭被確診為第21例 32歲的女導遊被確診為第24起,女導遊的丈夫也不幸中招,成為第25例。
28歲女店員的丈夫被確診為第27例,6個月的寶寶卻被確診為第28例。
店裡的另外兩名員工接連被確證為第34例和第40例。
僅以永泰行為中心,共9人被確診,緊急送醫。
現如今,作為首批入院治療的他們已經全員出院,其中那位6個月的寶寶更是創下了治療僅兩天就康復出院的醫學「奇蹟」。
截止昨晚,新加坡累計出院人數多達72人,治癒率全球領先。輸入性病例幾乎消失,每日新增也呈緩慢增長。

張文宏: 新加坡「武當式」防疫很厲害
還記得疫情爆發初期,新加坡政府採取了一系列與中國「背道而馳」的防疫措施。
不生病不用戴口罩;新冠肺炎更像流感,要多手預防;不停工,不停課;正常生活,一旦有人囤物資就出面簡單地開倉「示」糧,安撫一下就齊活……

很快,質疑聲四起,新加坡放棄抵抗,新加坡成為第二個武漢、新加坡佛系防疫成為話題榜上的常見關鍵字。
近日,中國「最紅」醫生張文宏為新加坡正名,如果把防疫手段比作武功,新加坡屬於「武當派」,非常厲害! 不停工、不停學、不停產,表面看似好風平浪靜,實際已經扼住了病毒的咽喉,不知不覺間,防患於未然。
鴨子表面看似優雅冷靜,實際上為了划水忙個不停,那新加坡都在我們看不見的水下,都做了哪些努力呢?
假佛系真努力
總結新加坡防疫工作的重點有兩個,一是政策快又嚴,二是治療追蹤科學有效。
靈活政策 嚴出天際
大家都知道,1月23日,新加坡確診第一例輸入性病例。卻少有人記得,新加坡早在1月2日就拉響了警報。所有醫療機構和醫生必須提高警惕,隨時注意、報告有無武漢輸入的肺炎病人。

4天後,新加坡衛生部宣布實施強制休假計劃Leave of Absence (LOA)。所有從中國來的員工實施14天的隔離假,企業損失政府補。
2月1日,新加坡收緊入關政策,禁止中國人士入境或過境,所有簽證事宜一律暫停。2月8日,實施暫緩大型活動。「封島」政策,拉開大幕。

另外,新加坡豎起了3條高壓線,禁止在追查病例行跡時隱瞞或說謊、持有準證人員入境要申請、入境後強制執行居家令,一旦有人違背,輕則罰款判監,重則立刻趕出新加坡!(相關連結:從中國返回新加坡違反這些規定,一男子被取消PR驅逐出境,17人被吊銷准證遣返!)

治療、追蹤科學有效
新加坡啟動了實施多年的哨點監測,公立醫院、社區醫院和家庭診所聯網,並形成了聯動防禦。輕症不用去醫院,既能節省有限的醫療資源,又能減少交叉感染。
哈佛大學的一份評估報告曾點贊新加坡,本地的檢測冠狀病毒能力屬「黃金水準」,遠超全球水平。(相關連結:哈佛大學:新加坡偵測新冠肺炎達到「黃金標準」!900多間檢測診所清單拿好不謝~)

政府一聲令下,800家公眾健康預備診所(類似於中國發熱門診)的立刻緊急啟用,速度之快,全所未有。
大面積篩查體溫、追蹤與病患有過接觸的人群,新加坡警察部隊人員也將加入追蹤新冠病毒確診病例接觸者的行列。

另外,政府提供每天100新元的隔離補貼及免費治療,讓患者願意主動現身。在醫療方面,新加坡生產出了兩個小時檢測試劑,大大縮短了檢測時間…… 新加坡從飽受爭議,到如今的「驚艷」眾人,成績背後是強有力政府的政策管控和科學有效的治療措施。
希望新加坡早日擺脫疫情的籠罩,在不遠的明天重煥光彩,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