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新加坡,又名坡縣,國土面積約719平方公里,只比成都繞城以內面積稍微大一丟丟。
說到新加坡,大家的印象應該是這樣:
然而,在我眼裡,它是這樣:
這個神奇的國度縣城,讓我這個吃貨拔草專業戶深深淪陷,在減肥面前徹底放棄了抵抗。
因為私人旅遊、工作出差的關係前前後後去過新加坡的時間加起來超過30天。如果是按每天三頓計算,那也至少吃過90頓飯,何況在新加坡一天才吃三頓怎麼可能??加上我這個超愛拔草的特性,現在也許可以自詡為稍微比較了解新加坡美食了,比起各種網站論壇上去過幾天就可以出一篇攻略,自我感覺用我每次在新加坡胖3-5斤的事實寫出來的東西可能還要相對靠譜點。
廢話不多說,下面就奉上我的路邊攤吐血私藏。(本來新加坡美食攻略是我的壓軸大戲,最近應某些同學強烈呼籲,就提前翻出來了,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穫長胖。)
1
螃蟹

辣椒螃蟹 By 無招牌海鮮餐廳
新加坡最耳熟能詳的美食大概就是辣椒螃蟹了,被譽為新加坡國菜。一般選用進口斯里蘭卡青蟹,肉質鮮甜,緊實Q彈。辣椒螃蟹在酸甜中略帶一點辣味,湯汁中勾芡並打入雞蛋,使湯汁更加粘稠濃郁。吃完螃蟹,用饅頭蘸上湯汁,最能體會其中味道精髓。當然,歐美人可能會更青睞法棍,印度人喜歡饢餅,中國人更愛饅頭。Whatever, 只要能吸汁,隨便你選啥子。有名的珍寶樓配的是炸過的小饅頭,外酥里嫩。我自己卻更喜歡柔軟的廣式白饅頭,並且下盤去新加坡我打算帶上一袋桃李醇熟吐司,一定會驚為天人。
除了辣椒螃蟹,黑胡椒也是經典口味。濕熱的新加坡,胡椒是祛濕的上好調味料了。比如另一個更加有名的新加坡美食肉骨茶,也是利用了胡椒。炒過的黑胡椒辛香味濃烈,入口卻並不辛辣,對比辣椒螃蟹的酸甜,咸香味更加凸顯,吃下去感覺濕氣一下就少了呢。哈哈。

黑胡椒螃蟹 By 無招牌海鮮餐廳
不過,以上兩位都不是我的心頭好。我的最愛,沒有之一,必須頒給下面的鹹蛋黃螃蟹!最近幾年火遍大江南北的鹹蛋黃,可謂是美食界的第一百搭單品。無所不搭,怎麼都不會出錯,驚艷了時光。

鹹蛋黃螃蟹 By 瓊榮記海鮮
第一次是在朋友的帶領下來到了位於NUS附近的這家店,在一個小巷子裡,還不太容易發現。當吃到鹹蛋黃螃蟹的時候,那感覺真的是,OMG,要上天了!濃郁的鹹蛋黃醬粘在Q彈的蟹肉上,入口沒有一絲顆粒感,無比細膩柔滑。此時此刻,我徹底淪陷在鹹蛋黃的溫柔鄉里。什麼是膽固醇,去他的。配上本店必點的白饅頭,使勁在盤子裡蘸上一口,還恨不得把盤子擦得乾乾淨淨。什麼是幸福,就是現在,Right Now! 滿滿的蟹肉和鹹蛋黃下肚後,來上一口酸柑汁或是馬蹄蓮,甚是快哉。
除了螃蟹,還有很多菜也超級好吃,比如另一個我非常愛的麥片蝦,感覺幾乎在新加坡每一家餐廳都不會踩雷。可能是天生喜歡酥脆的食物,甜甜脆脆的麥片,舀上滿滿一勺塞進嘴裡,一口一勺,根本停不下來,蝦反而成了配角。




黑胡椒螃蟹、辣椒螃蟹、麥片蝦、鹹蛋黃蝦 By 瓊榮記
當然,如果你是第一次到新加坡,也可以選擇更為傳統的辣椒螃蟹以及黑胡椒螃蟹,同時點上一份鹹蛋黃蝦或是烏東,便能同時體驗到幾種味道。比起無招牌、珍寶樓這些大名鼎鼎的餐廳,這家店更像是大排檔,性價比非常高。中午去的話人少相對少些,晚上6點半以後可能就會排隊了,可以提前電話訂座。地址的話,建議使用Google Map輸入英文地址導航,這是最準確的方法,注意看街道名和門牌號。
店名:瓊榮記海鮮
地點:124 Bukit Merah Lane 1
人均:50-60新
2
叻沙Laksa

328 加東叻沙 (東海岸)
第一次吃到叻沙是在馬來西亞檳城,當時就覺得這個米粉酸辣中帶著海鮮味,有點點像泰式酸辣味,是我喜歡的類型。而後面到新加坡的時候,發現這裡的叻沙湯汁更白,椰漿味變濃了,酸辣味也並不突出,一開始還挺不習慣。然後,後果就是啪啪打臉。
叻沙是典型的娘惹美食,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很常見。花上幾新幣,就可以在街邊餐室買上一碗,成為簡便快速的一餐。雖然每一家的湯料看似相同,但是湯料中椰漿的比例、熬湯時間的長短、燙米粉的時間都會造成口感的千差萬別。熬久了會出現苦味,短了可能湯汁不夠濃郁。
因為國人去新加坡旅遊很多,所以大眾點評上的各種推薦還是很豐富。在我吃過的幾十碗叻沙中,最喜歡的還是328 加東叻沙,一定要是東海岸店。只不過這裡距離大家常去的遊覽區域市較遠,如果要到東海岸,可以順路去嘗嘗。
店名:328 加東叻沙(東海岸店)
地點:51 E Coast Road, 428770
人均:8-10新
另一家我比較推薦的是結霜橋叻沙,注意,不是馳名結霜橋叻沙。兩家在大眾上點評都不錯,但是我更喜歡結霜橋。

店名:結霜橋叻沙 (周三休息)
地點:531A Upper Cross St, HONG LIM FOOD CENTER, 051531
人均:5-8新
在新加坡呆久了,會發現能吃到的蔬菜很少,最常見的就是馬來風光,也就是新加坡版的炒空心菜。所以有時候我會在餐室選擇吃釀豆腐,有點像成都的冒菜,可以自選蔬菜、魚豆腐、蝦丸等,這樣一碗叻沙味冒菜就OK啦。當然,也可以選擇清湯底,就跟關東煮一樣。

釀豆腐
叻沙這個食物就像榴槤,喜歡的人非常喜歡,不喜歡的人會可能不太欣賞得來這個味道。對我來說,每家店的叻沙都可以成為一餐。
每次從新加坡離開,我還會買幾大包的百勝廚叻沙拉麵以及湯料回家。偶爾在家煮上一碗,配上一杯拉茶。呀,誤以為我又到了新加坡。


3
田雞粥


宮保田雞 姜蔥田雞
新加坡的芽籠地區,除了是大家知道的XX區,更是個美食雲集的地方,這裡彙集了各種川菜、粵菜等華人美食,還是東南亞的水果集散地,夜晚熱鬧非凡。田雞粥便是芽籠地區頗受歡迎的美食之一。
田雞粥,源自潮汕吃法,並不是字面意義上的田雞燉粥。做出來的田雞,通常有宮保味和姜蔥味兩種,色澤濃郁,每家老闆都有自己的秘制調味配方。

煲好的白粥,撒上蔥和胡椒粉,香味四溢。舀上一勺田雞,混合著白粥,田雞肉質鮮嫩,白粥入口即化,混合後的醬汁濃而不咸。平凡的白粥,此刻華麗麗變身。

宮保田雞配白粥
店名:明輝田雞粥
地點:161-163 Geylang Road Lorong 3
人均:25-40新
其實芽籠地區還有很多這樣的田雞粥店以及其他美食,如果是懷念川菜或者其他菜系了,來這裡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希望大家盡力去挖掘呀。
4
Kaya Toast 咖椰吐司

咖椰吐司 By 亞坤
提起新加坡,怎麼可能漏掉咖椰吐司。作為新加坡的國名早餐,咖椰吐司在新加坡的大街小巷都可以吃到。不論是作為早餐、上午茶、下午茶、宵夜,都很完美。
典型的套餐就是一份黃油咖椰吐司, 一杯咖啡,兩個蛋,吐司可以蘸著蛋液吃。不過我更喜歡直接吃,口感更酥脆。做咖椰吐司最有名的便是亞坤,也是我最愛的店。除此之外,還有Toast Box土司工坊、Fun芳吐司、Wang旺,等等連鎖店。總結下來,我覺得亞坤和旺的口感更加酥脆,如果喜歡外酥內軟的形式,則可以選擇土司工坊和芳吐司。除了咖椰,還可以選花生醬的或者蒸吐司,也很好吃。吃不慣生雞蛋的盆友,可以單點吐司和飲品。我最愛的就是Kaya Butter Toast配上一杯Kopi C (咖啡+煉奶),幸福的一天就此開始。

當然,除了這些連鎖店,新加坡大大小小的餐室中必有一個攤位在售賣咖椰吐司,而且價格通常比連鎖店更便宜。如果周圍沒有亞坤,就近的餐室吃一份也是OK的,比如我曾經在某個餐室吃過竹炭味的。
地點:everywhere
人均:4-8新
5
海南雞飯

天天海南雞飯
第一次吃到海南雞飯的時候是在泰國清邁,記得清邁有家挺火的海南文昌雞飯。海南雞飯也是奇怪,出名竟然是在國外,應該是跟歷史上海南人下南洋有關吧,最早下南洋的海南人在新的土地上把家鄉味道傳承發揚(純屬本小編臆測)。
大眾點評上搜索海南雞飯,會看到很多:天天、文東記、黎記等等。天天海南雞飯更是很多遊客的打卡必備,因為吧,真的太好吃!雞肉太嫩,米飯太香!在成都幾乎不吃白米飯的我,可以把一份海南雞飯連雞帶飯全部吃完,並且意猶未盡。天天海南雞飯位於牛車水的Maxwell Food Center, 如果是一個人點個一人份就夠吃了,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