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公司都需要適當的工資管理。新加坡企業也是如此。一個管理好薪資的公司會讓公司的員工非常滿意,並在其行業領域建立聲譽。對雇員的財務記錄的管理,包括但不限於工資、薪金、獎金、凈工資和扣除額,稱為工資管理。在這裡讓我們一起看看工資管理的重要性。
為什麼
工資管理的重要性
工資管理系統不僅與監督工資和福利的支付或從雇員的工資中扣除某些費用或徵稅有關。它還在確保公司遵守有關員工薪酬、支付、福利和其他財務事項的法律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新加坡員工工資管理的一些基本要點。
工資必須按月支付
工資必須按月支付,員工必須在工資期結束後的一周內支付。然而,員工可能偶爾會在工資期結束前領到工資。不遵守這種工資支付結構將受到法律的懲罰。
薪金只包括基本薪金和津貼
其他福利,如旅行、住房和食物補貼不包括在內。工資只代表員工在工作合同期內的基本工資。薪金不包括其他福利和津貼,例如養恤金、健康保險、住房、食物、旅行津貼和許多其他福利。
工資單必須逐項列出
根據《僱傭法案》的規定,所有僱主都必須向所有員工發放工資單。本工資單可以電子形式或紙質形式發放,必須包含基本工資和津貼、支付日期、工資期限、加班費以及在支付期間的任何扣除等信息。不這樣做的公司將被罰款。
雇用記錄必須有充分的文件證明。僱主有義務保留所有現有員工至少兩年的工作記錄,以及離職員工至少一年的工作記錄。
加班費必須公平計算。在正常工作時間之外完成的任何額外工作(不包括休息或超時)都稱為加班。員工每個月最多只能加班72小時。加班費是基本工資的1.5倍,在上一份工資後兩周支付。
當員工工作滿一個月時,他們的工資必須按比例發放。如果員工因為任何原因不能工作整個月,他有權在他工作的特定時間內按比例得到一部分工資。計算按比例計算雇員薪酬的標準方法,是把雇員每月的薪酬總額除以一個月的工作日數,然後把這個結果乘以雇員在該月的工作日數。
捐款、法定要求和強制徵稅都必須考慮在內
除標準公積金供款外,僱主須按月供款如下:
種族基金旨在幫助種族社區的弱勢群體,如ECF、CDAC、SINDA和MVMF
技能發展稅,使公司有資格獲得培訓補助金,如果它希望在未來培訓員工
CPF向現役軍人徵收費用,不論他們是否定期被派去接受訓練
每名持有S通行證工作許可證的外籍雇員的課稅
Statutory reporting
法定報告有嚴格的要求
新加坡稅務局IRAS規定,從2017年起,所有收到電子提交就業收入通知的僱主,或擁有至少10名員工的僱主,必須在每年3月1日前電子提交所有員工的完整收入信息。
有外籍雇員的僱主在開始駐外工作前不遲於一個月、辭職或不再受僱於本公司、或離開新加坡超過三個月前,必須提交IR21報稅表。
然而,IR21表格並不是新加坡稅收的唯一重要部分。新加坡的稅收包括所得稅、公司稅和其他一些稅種。
結論
綜上所述,一個高效的工資管理系統是一個及時維護和更新,按時支付工資和薪金,準確處理數據的系統。除了幫助僱主遵守《僱傭法》和其他適用的勞工法外,雇員還將受益於在到期時給予他們工資和福利的制度。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