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6日訊)新加坡政府今午發表的2021財政年預算案聲明中,為該國人民提供冠病疫情復甦補貼。
在這項福利下,失業或被迫拿無薪假連續3個月或更多的員工,每月可獲高達700新元(約2100令吉),共3個月;收入下跌的員工和自僱人士,每月可獲高達500新元(約1500令吉),共3個月。
《聯合早報》報導指出,新加坡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及財政部長王瑞傑今午發表2021財政年預算案聲明時指出,新加坡去年應對冠病疫情推出的援助措施,使得政府2020財政年的整體預算赤字,達到649億新元(約1947億令吉),占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13.9%,是新國獨立以來的最大赤字。
他說,新加坡政府去年為對抗冠病疫情,推出5個預算案,總撥款近1000億新元(約3000億令吉),以幫助國人和企業度過艱難時期,和確保所有人的安全。其中520億新元(約1560億令吉)來自國家儲備。
王瑞傑說:「我們能夠以整體政府的姿態,果斷應對冠病疫情,不讓後代承擔巨額債務,正是因為連續幾代人在這場危機前已積累了可觀儲備。」
他說,政府從廣泛的援助轉向有針對性的支持,著重幫助那些受最大衝擊的行業。措施重點也從幫助國人保住飯碗,轉向創造就業機會。政府也在危機中成立「越戰越勇工作小組」,探討新加坡如何應對冠病後的新現實。
預算案指出,新加坡政府今年撥款48億新元(約144億令吉)維護公共衛生,包括為國人免費注射冠病疫苗、加強檢測和病例追蹤等措施。

(圖:檔案照)
新加坡2021年財政預算案重點
1)消費稅未來3年會提高儘管如此,政府已撥款60億新元(約180億令吉),幫助國人抵消消費稅上漲,幫助多數的本地住戶抵消相等於至少5年的消費稅增幅,低收入家庭獲得的幫助能抵消相等於10年的增幅。
2)2023年起徵收「網購稅」
從2023年1月1日起,從海外運來新加坡的的低值產品(低於400新元)也徵收消費稅。以往,只有400新元或以上的海外產品才須支付消費稅。這意味著,國人以後從國外網購的衣服、書籍、裝飾品等等都會變得貴一點,不再那麼「便宜到笑」。
3)個人與家庭
一次性消費稅補助券 – 特別現金補助:200新元(約600令吉)
消費稅補助券 – 水電費回扣特別補助金:120新元(約360令吉)至200新元(約600令吉)
雜費回扣
4)特別群體
政府會在每年的預算案關注一些特別群體,今年的預算案在照顧年長員工和低收入者的同時,也重點提到加大對特需孩童家庭的支持。
5)企業與員工
受疫情影響,本地經濟仍未完全復甦,一些行業的收入遠遠未及疫情前水平,不少員工也在這段期間失業或收入受影響。航空、陸路交通和藝術與文化業還能獲得額外援助。
延長僱傭補貼計劃(Jobs Support Scheme)
航空業、航天業、旅遊業:今年4月至6月獲得30%薪金援助,今年7月至9月則獲得10%薪金援助;零售、藝術與文化、飲食業、建築業:今年4月至6月獲得10%薪金援助
冠病疫情復甦補貼
失業或被迫拿無薪假連續3個月或更多的員工,每月可獲高達700新元(約2100令吉),共3個月;收入下跌的員工和自僱人士,每月可獲高達500新元(約1500令吉),共3個月
撥款另54億新元(約162億令吉)投入「新心相連」就業與技能計劃
其中52億新元(約156億令吉)為延長招聘獎勵計劃至今年9月底,擴大本地員工團隊的僱主,將能獲得高達50%的新員工薪金援助
6)冠病疫情與醫療業
撥款48億新元(約144億令吉)維護公共衛生,包括為國人免費注射冠病疫苗、加強檢測和病例追蹤等措施。
7)永續發展
提高汽油稅和減低使用電動車的費用,鼓勵國人使用更環保的通勤方式。政府也決心通過善用科技來應付環境問題,包括利用科技確保本地能生產足夠食物喂飽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