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美國研究機構Portulans Institute和新加坡人力資本領袖學院(Human Capital Leadership Institute)聯合發布的《2022年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Global Talent Competitiveness Index,簡稱GTCI)報告顯示,新加坡的人才競爭力全球範圍內排行第二,僅次於瑞士。新加坡同時也是唯一進入全球排名前20的亞洲國家,位列亞洲第一,在亞太區獨占鰲頭。

根據《2022年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Global Talent Competitiveness Index,簡稱GTCI),全球排名前三的國家分別是瑞士,新加坡和丹麥。美國排名第四,瑞典排名第五。亞洲方面,日本和中國分別排位第24和第36。
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是針對133個國家的監管、教育以及對外開放程度等方面進行評估,衡量各國的人才競爭力。這 133 個國家的經濟產出占世界經濟產出的 98%,占其人口的 93% 以上。而評估標準是六個主要評估指標,即國內環境、人才吸引、人才培養、人才保留、技術與職業技能,以及全球知識技能方面。

除了在全球國家中排名第二,新加坡在以城市為單位的排名里也表現不俗,位列第六,是唯一上榜的亞洲城市。美國的舊金山和波士頓分別獲得冠軍和亞軍,季軍由瑞士的蘇黎世奪得。
在指數的六個指標中,新加坡今年在全球知識技能方面獲得全球第一,人才吸引和培養則排位第二。報告稱,新加坡提供世界級正規教育並提倡終身學習,同時也對海外企業和人才開放,提升了本地人才的國際競爭力。
INSEAD高級研究員暨前揭報告合著者朗萬(Bruno Lanvin)指出,新加坡就業市場小,因此較難吸引國外人才;儘管如此,新加坡的大學素質優良、創新研發環境良好、多元文化及多元宗教社會為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

報告也指出,冠病疫情導致許多國家的經濟陷入停頓,教育資源有限而出現不平等待遇,許多貧困地區的女孩無法入學受教育。兼任這項調查學術主任的INSEAD戰略學委任教授蒙特羅(Felipe Monteiro)分析,冠病疫情高峰期後,全球再度面對前所未見的經濟挑戰和地緣政治危機。政府、企業和雇員都感受到財務、食物和能源價格壓力,尤其是貧窮地區和新興經濟體。「這可能加劇全球人才待遇不平等的程度,阻礙我們邁向關鍵可持續發展目標。」他呼籲各國政府和相關組織大力倡導經濟和教育改革,協助年輕一代創業、創新和提高生產力。報告指出,高收入經濟體就業市場也開始出現斷層,不平等情況日趨嚴重。新的工作態度如「安靜辭職」日盛,年輕人更傾向於打零工或兼職工作,因此各國應該推出新方法來培養、吸引並留住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