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航線標協會理事會有24個成員。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大會第十四屆會議上,新加坡再次當選為理事會24個成員之一。新加坡再次當選國際航標協會理事會成員國,任期四年,直至2027年。國際航標協會(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arine Aids to Navigation and Lighthouse Authorities,簡稱IALA)理事會有24個成員,星期六(6月3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第14屆大會上,新加坡繼2018年首次獲選後,再度當選為24個理事國之一。

新加坡海事與港務管理局也在大會上,與IALA簽署諒解備忘錄,從2024年至2027年為期四年,支持協會成員國的培訓和能力建設。海事局星期天發文告說,海事局也在備忘錄中同意,支持IALA的全球學院,幫助沿海國家有效實施IALA標準,並履行《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SOLAS Convention)(第五章)有關海上助航設備的義務。
新加坡多管齊下加強國際海事科技中心地位

提供研發和實踐機會、建立支援和親商環境,同時加大投資在科技和人才培訓上,新加坡採取多管齊下方式,進一步加強成為國際海事科技中心的地位。交通部兼財政部高級政務部長徐芳達為2023年海事科技大會致開幕辭時說,新加坡港口提供有利環境,讓海事科技創新技術和相關行業得以在本地蓬勃發展。

新加坡穩健邁向2025年有150家起步公司在新加坡研發數碼和減碳解決方案的目標。法國達飛海運集團(CMA CGM)旗下國際孵化器ZEBOX,在本地設亞太總部。獲得新加坡企業發展局支持的ZEBOX,將與起步公司在供應鏈優化、運輸、物流和能源等領域展開合作。通過PIER71計劃,新加坡已成功吸引近百家起步公司在本地研發數碼和減碳解決方案。政府希望到了2025年,起步公司會增加至150家。
至於去年成立的沿海永續發展聯盟,也迎來11名新成員。目前共有18名成員的聯盟,目標是打造新一代海岸生態系統,如建立電動船隊和充電設施,及通過創新方案,將繁忙的海事交通量減少20%等。隨著科技創新和突破,海事科技有很大潛能改變和提高國際海事的韌力、效率和永續發展,而新加坡通過與利益關係者如政府、學術界、行業夥伴及工會合作,積極尋找和創造有效的解決方案。

根據船級社DNV和諮詢公司Menon Economics所發布的2022年《領先海事城市》報告,新加坡憑著出色表現,在海事科技類別排名第一。政府也設下目標,在2025年中之前,分階段陸續讓港口碼頭、登船區、主要錨地、航道,覆蓋5G網絡。一旦完成,新加坡將成為全球第一個在港口水域提供全面5G連接的港口。
*部分段落或圖片轉自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