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項調查顯示,本地女性在面對網絡傷害時更感到不安全,且不太了解求助的渠道。
陽光聯盟(Sunlight AFA)前晚(3月25日)舉行第二場網絡論壇,發布今年1月以來就網絡傷害(online harm)在新加坡的普遍程度,以及公眾對網絡傷害課題的看法與經歷展開的網絡調查。超過1000名新加坡人參與了調查。
調查顯示,47%的受訪者曾遭遇至少一種網絡傷害。31%的受訪者曾經歷或目睹與性別有關的網絡傷害,或兩者皆有。當中以15歲至35歲者居多。
此外,43%的受訪者認為,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是減少與性別有關的網絡傷害最有效的辦法。他們也認為,科技企業與平台在這方面有最大的改善空間。
對於遭遇網絡傷害後求助的渠道,多達57%的受訪者表示不了解或不太了解。受訪者也認為,完善受理投訴的程序是鼓勵經歷過網絡傷害的受害者採取維權行動的最有效方式。
國家發展部兼外交部高級政務部長沈穎在為論壇做總結時說:「根據基線衡量改進,是了解我國女性和女孩們是否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網上感到更加自信,以及我們是否正在縮小數碼安全差距的唯一方法。這項調查幫助我們畫出這條基線。」
「陽光聯盟」去年7月正式成立,寓意其致力於照亮網絡陰暗角落,創建更好的網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