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新加坡雙語教學的開展,新加坡教學機構近日研發出了一款線上雙語教學手機應用平台,
據悉,該平台名為Prep Junior,該應用在互動故事和遊戲中納入150多個常用的中文詞彙,並匯聚具有本地特色的日常短語,也附上漢語拼音和英文翻譯,促進雙語學習。

線上學習平台Prep Junior
Prep Junior通過新加坡本土化的互動故事內容,以及具有互動性的遊戲任務,讓孩童掌握新加坡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詞彙,從而培養雙語能力。
研發團隊表示,接下來希望應用的內容也能幫助馬來族和印度族同胞掌握雙語,因此有意推出馬來文和淡米爾文的內容。
新加坡對雙語教育的重視
不僅體現在學習平台的研發上
還體現在新加坡學生日常的教學中
新加坡的雙語教育
雙語教育的重要性
新加坡教育部規定,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及必修科目,除此之外,學生必須選修其所屬族群的母語課程。
新加坡語言政策是多元主義的,學校教育需要選擇兩種語言,一種共同語言,另一種就是母語。
新加坡人從小開始就必須接觸兩種語言,最為可貴的是,新加坡人同時具有幾種不同的語言環境。

新加坡的雙語教育,也會根據當地的環境不斷改革 ,新加坡也一直力求「標準華語」、「標準英語」。
使語言學習更加精緻化,和國際接軌,以促進經濟發展。並加強他們今後在全球化環境里的國際競爭優勢。
小學階段
據悉,新加坡小學基礎階段的重點是基本的讀寫能力與計算技能,其核心是英語、母語和數學,正式的分流考試在小學四年級末進行。
五至六年級的定向階段,可選擇修讀三種語文源流課程中的一種。這三種語言源流課程是:
EM1:學生修讀英文和母語都為第一語言;
EM2:學生修讀英文為第一語文,母語為第二語文;
EM(Oarl):學生修讀英文為第一語文和母語會話。

定向階段的六年級末,所有學生都參加修訂過的小學畢業考試,合格者進入中學階段。根據考試成績和學生的語言能力和興趣,學生分別進入三種課程學習:
01 「特別雙語課程」
會考成績最優秀的10%學生,可以兼修兩種語文,於四年期間完成中學教育,英語和母語均維持平等的「第一語文」程度;
02 「快捷雙語課程」
約有30%以上的學生,兼修兩種語文,於四年期間完成中學教育,但英語為第一語文,母語為第二語文;
03 「普通雙語課程」
約有40%以上學生,兼修兩種語文,於五年期間完成中學教育。不過這批學生所接受的「母語」教育水準比前者又降一籌。
中學階段
在新加坡的學校中,尤其是中學課程在類目設置上很豐富,主要分為語言類課程、數學類課程、科學類課程、人文科目以及其他科目。
01 語文課程
雙語政策是新加坡教育體系的基石。新加坡的目標是要從小培養孩子掌握語文技能和文化知識,擴大他們的視野,讓他們與區域和世界接軌,並把握國際發展趨勢所帶來的契機。
02 高級母語
要修讀高級母語,孩子必須在小學離校考試中報考華文/馬來文/淡米爾文或高級華文/高級馬來文/高級淡米爾文,並符合下列條件:
• 小學離校考試的成績名列首10%以內
• 小學離校考試的成績名列11%-30%以內,達到指定的母語標準。
03 中學馬來文選修課程
如果孩子在馬來文方面具有天分,報讀中學馬來文選修課程將能提升他的語文水平,並加強他對語文、歷史和文化的認識和鑑賞能力。

雙語政策的特點
01 起始較早,銜接自然
絕大部分幼兒園已經進行雙語教育,英語課程使用的是美國或加拿大出版的啟蒙教材,中小學根據國家教育部課程發展署的規定使用某種教材。
02 英語第一,母語第二
新加坡雙語教育的基本精神是把英語作為第一語言來教學,官方規定的其他三種母語作為第二語言來教學。
03 三項分流,分類教學
新加坡小學一至四年級開設相同的雙語課程,到四年級末,學校舉行一次考試,並根據成績將學生分流到三種不同課程的班級:EM1班、EM2班和EM3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