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城疲憊指數冠全球 大家忙什麼忙得那麼累?
雖然說,工作旨在追求更好的生活,但如果工作與生活失衡,讓自己活得更累,生活的意義又是什麼?
不少受訪公眾表示,他們感到疲憊是因為忙於工作和照顧孩子,下班後也要回復有關工作的手機信息,休息的時間不多。
本地精神科醫生黃明恭告訴本地媒體,去年平均每個星期可能會看到五名病患出現疲累、失眠或精力不充沛等問題;今年則翻倍增加到十名病患,而且都是新的個案。
英國床褥製造商Sleepseeker於今年7月公布的一項調查發現,新加坡的疲憊指數超越中國和日本等國家,在16個國家當中排在榜首,國人也因此成為全球「活得最累」的一群。
調查結果指出,我國上班族每年平均工作時間為2238小時,意味著每周工作大約43個小時。此外,國人每天上網時間平均長達七個小時,比美國、中國和日本等科技較發達的國家還要久。
黃明恭醫生說,不同年齡層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生活壓力。以上班族為例,一些因2019冠狀病毒疫情新常態而居家辦公的員工,在家工作時卻不知道什麼時候該結束工作,無形中拉長了工作時間,有些上司也會隨時發訊息給員工,使得工作壓力增加。
根據科技公司Kisi今年5月發布的「2021年工作與生活平衡指數」排行榜,新加坡有25.1%的全職員工超時工作,即每周工作超過48個小時,在全球50座城市中位居第二,僅次於香港。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建議,上班族每周的工作時間應該是40個小時。
什麼影響睡眠素質?

黃明恭醫生說,「一些員工的老闆在美國或其他國家。基於時差關係,員工有時候需要在晚上進行視訊會議,工作時間因此變得很長,進而影響他們的睡眠素質。」
黃醫生也補充,如果人們一直不斷地刷手機,加上運動量不足,精神也沒辦法集中,就會影響到晚上睡眠的素質。
「大腦會在晚上分泌褪黑激素。如果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它的亮光會刺激大腦,進而壓抑住褪黑激素的分泌,對睡眠素質帶來不好影響。」
除了上班族,向他求診的還有在籍學生。黃醫生說,他們因防疫需求而無法回校上課,需要居家學習,沒有辦法集中精神。
「家長的壓力也蠻大,因為孩子有一段時間在學校,現在一整天都在家,不斷地找他們,問他們問題。」
生活似乎壓力來自四面八方,若能緩解生活疲憊,讓身體得到適當的休息,生活品質也會得到改善。